[实用新型]一种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5985.0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04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5 |
发明(设计)人: | 董桂海;章雁;康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地宝联(北京)国土资源勘查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5/02 | 分类号: | E02B5/02;E02B5/08;E01F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吕学文;武媛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锚固桩 坡面 泥石流治理 组合工程 钢筋架 钢筋条 锚固网 泥石流 本实用新型 砼护壁 阻挡 水平方向间隔 工程结构 外侧延伸 向上延伸 中空筒形 凸出 竖直面 开孔 网眼 连通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该工程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坡面上的多个锚固桩和设置于所述多个锚固桩上方的锚固网,所述锚固网在竖直面内从所述锚固桩所在面向上并向坡面外侧延伸以形成用于阻挡石块的弧形;所述锚固桩包括中空筒形的钢筋架和设置于所述钢筋架上的砼护壁,所述砼护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锚固桩内外的开孔,所述锚固桩钢筋架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凸出有钢筋条,所述锚固网的网眼穿过所述钢筋条并与钢筋条相固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既能阻挡泥石流,还可以使先流下的泥石流成为阻挡后续泥石流的基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
背景技术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公开号为CN205077452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泥石流沟治理的拦挡坝结构,在拦挡坝坝体(3)的顶部开设泥石流排导槽(2),拦挡坝坝体(3)的中部布设排水孔(1);泥石流排导槽(2)以及排水孔(1)的周边设有抗冲耐磨混凝土(4)。所述泥石流排导槽(2)的形状为倒梯形,两边坡度1:1。拦挡坝坝体(3)中部的排水孔(1)断面为城门洞形、圆形或方形。所述抗冲耐磨混凝土的厚度在50~100cm之间。该专利通过拦挡坝对泥石流的拦挡与排导,将泥石流粒径较大的固体物质拦在主沟内,同时削弱泥石流流速,从而减小泥石流对下游建筑工程的冲刷、撞击和淤埋等危害。
公开号为CN204849699U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桩林式泥石流拦挡结构。该拦挡结构包括沿沟道垂直向布置、位于上游的前排桩,与前排桩平行布置、位于下游的后排桩,及连接前排桩与后排桩间的水平连梁;前排桩为一排按等间距均匀布置、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矩形桩,后排桩为一排按等间距均匀布置、横截面形状为T形的T形桩;T形桩包括翼缘和肋板,翼缘位于沟道下游侧,肋板位于沟道上游侧;前排桩和后排桩交错排列。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专利既能拦截块石、延缓泥石流流速,又不影响洪水快速下泄,构造简单、易于施工、可广泛应用于流域泥石流治理工程中。
现有泥石流治理工程结构偏向于对泥石流进行阻挡,难以将泥石流阻挡后进行作为阻挡后续泥石流的基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既能阻挡泥石流,还可以使先流下的泥石流成为阻挡后续泥石流的基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面泥石流治理组合工程结构,该工程结构包括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在坡面上的多个锚固桩和设置于所述多个锚固桩上方的锚固网,所述锚固网在竖直面内从所述锚固桩所在面向上并向坡面外侧延伸以形成用于阻挡石块的弧形;所述锚固桩包括中空筒形的钢筋架和设置于所述钢筋架上的砼护壁,所述砼护壁上开设有多个连通锚固桩内外的开孔,所述锚固桩钢筋架的顶端向上延伸并凸出有钢筋条,所述锚固网的网眼穿过所述钢筋条并与钢筋条相固定。
可选的,所述锚固网的顶端通过拉索和锚固钉固定在所述锚固桩上方的坡面上。
可选的,所述锚固钉形成为V形且弯折处与所述拉索相连。
可选的,所述锚固网的网眼大小为5-25厘米,所述锚固网的高度为50-200厘米,所述锚固网弧形顶端的切线方向与水平方向呈85-105°夹角。
可选的,所述锚固桩的轴向与竖直面的夹角小于15°,所述锚固桩伸入坡面的长度占总其长度的2/3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地宝联(北京)国土资源勘查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地宝联(北京)国土资源勘查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59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雨水收集灌溉功能的旱溪
- 下一篇:一种水库坝体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