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02931.9 | 申请日: | 2018-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011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27 |
| 发明(设计)人: | 江晓兵;梁德;任辉;沈耿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A61B17/56;A61M31/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新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100 | 代理人: | 许勇 |
| 地址: | 510405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杆 扩张管 骨性结构 前端部 椎间孔 内镜 本实用新型 药物注射 中空结构 顶针 锯齿 波浪纹结构 软组织 操作过程 快速切割 神经结构 手术过程 药物分散 可连接 孔结构 嵌入孔 移位 注射器 置入 避开 注射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导杆前端部设有锯齿样结构,可稳定固定于骨性结构,与骨性结构形成自稳机制,避免导杆在操作过程中移位,导向精准、稳定,导杆前端部侧面还设有一通孔结构,便于药物分散,导杆后端设有注射嵌入孔,可进行药物注射。导杆为中空结构,中空结构处可设置顶针。导杆外套有扩张管,扩张管前端部为斜面,有利于快速切割软组织,并能有效避开神经结构,扩张管的后端设有波浪纹结构,可增加操作者与扩张管之间的摩擦力,便于稳定,快速的置入扩张管。对于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其与骨性结构可形成自稳机制,导向稳定,且后端可连接注射器,在手术过程中可进行药物注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
背景技术
经皮椎间孔镜技术属于脊柱微创外科中的内窥镜辅助技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局麻下操作等优点。目前,其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已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与传统手术相比而言,椎间孔镜技术是在局部麻醉下经腰椎侧后方穿刺入路进行手术,既不损伤腰椎后方肌肉,也不破坏腰椎重要的骨关节韧带结构,对腰椎稳定性也无明显影响,同时术中无须分离和牵拉神经根与硬脊膜囊,对椎管内神经组织无明显干扰,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卧床时间短、手术费用较低和恢复较快等优点。
近几年来,这项技术已经被大多数脊柱微创医生所掌握。
经皮内镜全程为经皮完成操作,其中起始阶段的关键点在于建立经椎间孔的穿刺、扩孔成形及置入工作管道。在完成穿刺后,有多种椎间孔入路方式,例如沿导丝的逐级扩张环锯或骨矬扩孔成形,但这些方法都存在操作时容易移位、不能精准导向的缺点。
此外,由于经皮椎间孔镜的置管前操作均在透视引导下完成,此时降低透视次数、提升入路效率便是其中关键,但由于关节突形态各异、操作者经验不同,椎间孔入路导向不稳定等,造成手术时间延长、增加患者痛苦且增加术者和患者的辐射暴露量、增大硬膜囊及神经根损伤风险,甚至造成手术失败的后果。因此椎间孔入路导向的稳定性十分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其与骨性结构可形成自稳机制,避免移位,导向稳定,降低患者痛苦。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椎间孔内镜入路的导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杆为中空结构,所述导杆前端部设有锯齿样结构,所述导杆后端设有注射嵌入孔。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前端部的侧面设有通孔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前端部为圆锥台体。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前端部具有由前端面向侧面延伸的斜切割面。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的中空结构处可放置顶针。
进一步的,所述导杆外套有扩张管,所述扩张管的前端部具有由前端面向侧面延伸的的斜面,所述扩张管的后端的外侧面设有波浪纹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扩张管包括一级扩张管,二级扩张管,三级扩张管,所述一级扩张管的内径和所述导杆外径相匹配,所述二级扩张管的内径和所述一级扩张管的外径相匹配,所述三级扩张管的内径和所述二级扩张管的外径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导杆前端部带有锯齿样结构,用于钝性打入狭窄椎间孔后与骨性结构形成自稳机制,避免导杆在操作过程中发生移位,导向精准、稳定,形成椎间孔快速入路通道。
(2)导杆后端设有注射嵌入孔,可连接注射器结构,通过导杆进行椎间孔内药物注射,提供入路时的注药麻醉和手术过程中任何时候的注药操作,并且当穿刺位置不太理想时,可以利用硬质导杆在透视下快速调整位置,并进行补充麻醉,保证麻醉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293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软式内镜活检口连接头
- 下一篇:一种自动化吻合器装配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