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换热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02504.0 | 申请日: | 2018-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8100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8 |
| 发明(设计)人: | 娄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F1/04 | 分类号: | F24F1/04;F24F5/00;F24F13/30;F24F11/67;F24F11/64;F24F11/50;F24F11/52;F24F11/61;F24F120/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清娟;何怀燕 |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半导体换热器 换热 本实用新型 换热装置 用户体验 内表面 换热能量 人体部位 制冷模式 制热模式 | ||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部分和换热部分;其中,
所述换热部分,包括:半导体换热器;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用于在所述控制部分的控制下进行换热运行,以通过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的内表面向与该内表面接触的人体部位提供冷或热的第一换热能量;
所述控制部分,用于控制所述半导体换热器通过切换地在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下进行所述换热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分,还包括:散热层、温度传感器(12)中的至少之一;其中,
所述散热层,设置在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的外表面,用于将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的外表面产生的第二换热能量散发到环境中;
和/或,
所述温度传感器(12),设置在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的内表面,用于检测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内表面的当前温度;
所述控制部分,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温度,对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在当前模式下的换热运行进行控制;其中,所述当前模式,为制冷模式或制热模式;和/或,
所述控制部分,还用于根据用户在当前模式下的设定换热档位,对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在当前模式的不同换热档位下的换热运行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部分对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在当前模式下的换热运行进行控制,包括:
当所述当前模式为制冷模式时,
若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制冷模式下第一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使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停止制冷运行;
若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使所述半导体换热器恢复制冷运行;
或者,
当所述当前模式为制热模式时,
若所述当前温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制热模式下第二设定温度范围的上限,则使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停止制热运行;
若所述当前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设定温度范围的下限,则使所述半导体换热器恢复制热运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部分,还包括:防护结构;
所述防护结构,设置在所述散热层的外表面,用于对所述散热层进行防护。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半导体换热器,包括:半导体制冷片(1);
和/或,
与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的内表面接触的人体部位,包括:人体脉搏;
和/或,
所述半导体换热器的内表面向与该内表面接触的人体部位提供的冷或热的第一换热能量,包括:间歇式或脉冲式的冷或热刺激信号;
和/或,
所述散热层,包括:泡沫金属层(2);
和/或,
所述防护结构,包括:不锈钢管保护层(11);
和/或,
所述半导体换热器与所述散热层之间、和/或所述散热层与所述防护结构之间,通过导热胶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内表面,具有人体工学结构;所述人体工学结构,用于贴合在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内表面接触的人体部位处;
和/或,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面积,包括:10x10mm2或15x15mm2;和/或,
所述半导体制冷片(1)的厚度,包括:2~5mm;
和/或,
所述泡沫金属层(2)采用的泡沫金属,包括:开孔式泡沫金属;所述开孔式泡沫金属,包括:泡沫铝、泡沫铜、泡沫镍、泡沫合金中的至少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25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尘室室内循环空气净化装置
- 下一篇:空调器室外机和空调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