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002352.4 | 申请日: | 2018-01-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590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韬;邵和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文韬;邵和义 |
主分类号: | A61M5/44 | 分类号: | A61M5/44 |
代理公司: | 合肥东信智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43 | 代理人: | 王学勇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插管 输液软管 一次性输液器 专用加热装置 适配 加热效果 开口槽 圆管体 盖板 上端 管盖 螺塞 本实用新型 暖水瓶塞 外侧设置 药液加热 海绵管 可重复 水瓶塞 侧壁 夹断 连板 螺孔 瓶口 刺激 阻碍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包括暖水瓶和暖水瓶塞,暖水瓶塞包括与暖水瓶的瓶口相适配的圆插管、管盖、多个螺塞,圆插管上端的一侧设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第一开口槽,圆插管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第二开口槽,圆插管的侧壁设有与螺塞相配合的螺孔,管盖包括盖板、位于盖板下方的圆管体,圆管体的下方设有海绵管,圆插管的外侧设置有最少三个横截面为弧形的连板。该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使用简单方便,能将输液软管中的药液加热至适宜温度,加热效果好,加热效果持久,避免温度过低的药液刺激患者,不会阻碍或夹断输液软管中的药液,可重复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属于输液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一次性输液器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耗材,经过无菌处理,建立静脉与药液之间通道,用于静脉输液。一般由静脉针或注射针、针头护帽、输液软管、药液过滤器、流速调节器、滴壶、瓶塞穿刺器、空气过滤器等八个部分连接组成,部分输液器还有注射件,加药口等。
目前,在输液过程中,一般将一次性输液器与输液瓶或输液袋连通,然后将静脉针插入病人的经脉便可进行输液。一般输液瓶或输液袋的温度为室温状态,而在夏天时,温度较低的药液对人体的刺激性并不大;但是,一旦在春季或冬季时,输液软管中的药液温度经常在5~15℃,药液温度普遍较低,低温的药液对病人的刺激巨大,尤其是畏寒的病人的身体更是难以承受。而目前通常是采用热水袋覆盖在插针部位的附近来进行保温,而插针部位由于未被覆盖到使得被输入到患者体内的药液温度提升有限,并且如若操作不当易碰触插针部位从而刺激患者,再加上热水袋易发生意外如压住输液软管,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用来给一次性输液器中的输液软管加热,包括暖水瓶和暖水瓶塞,所述暖水瓶塞包括与暖水瓶的瓶口相适配的圆插管、管盖、多个螺塞,所述圆插管上端的一侧设置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第一开口槽,第一开口槽与圆插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圆插管上端的另一侧设置有与输液软管相适配的第二开口槽,第二开口槽与圆插管的内腔连通;所述圆插管的侧壁设置有与螺塞相配合的螺孔,所述螺孔与圆插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管盖包括盖板、位于盖板下方的圆管体,所述圆管体的内径等于圆插管的内径,所述圆管体的上端与盖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管体的下方设置有海绵管,所述海绵管的上端与圆管体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圆管体的外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圆插管的外侧设置有最少三个横截面为弧形的连板,相邻的连板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连板下端的内侧壁紧贴圆插管上端的外侧壁且连板的下端与圆插管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连板的内侧壁设置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口槽槽底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第二开口槽槽底的横截面为半圆形。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开口槽的内壁固设有第一海绵层,所述第二开口槽的内壁固设有第二海绵层。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插管的外侧套设有圆环状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螺孔的下方,所述挡板与圆插管固定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圆插管的外侧壁还固设有多道圆环状弹性凸筋,所述弹性凸筋均位于挡板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盖板的上端还固设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使用简单方便,通过暖水瓶塞和暖水瓶协同配合对输液软管中的药液进行加热,能够将输液软管中的药液加热至适宜温度,加热效果好,加热效果持久,避免温度过低的药液刺激患者,同时不会阻碍或夹断输液软管中的药液,避免因流通不畅导致的安全事故;该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可重复利用,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次性输液器专用加热装置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文韬;邵和义,未经李文韬;邵和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235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笔式注射器注射操作托管
- 下一篇:输液加热组件及输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