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的瞬态响应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01778.8 | 申请日: | 2018-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327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晨思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5B19/042 | 分类号: | G05B19/042;A24F47/00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莫杰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性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驱动器 瞬态响应 控制端 电池 本实用新型 电子烟 开关管 雾化器 正极端 并联 电阻 电路 电感 电源输入端 输出端串联 二极管 电压输出 负极端电 滤波电路 依次串联 负极端 串接 正接 供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的瞬态响应电路,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MCU芯片、驱动器、开关管Q1电性连接,开关管Q1~Q4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Q1的输出端与Q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Q1的输出端串联电感L1与Q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Q2和Q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电池的负极端,Q4的输入端与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R1并联于Q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并联于雾化器R1与Q4之间;在电池正极端与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Q5,Q5的控制端与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有电阻R17,Q5的控制端依次串联电阻R19、正接二极管D10和开关S1后与电池的负极端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开关,快速供电,实现电压输出的瞬态响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控制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烟的瞬态响应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烟属于电子产品,其电路控制部分为主要的设计。现有的电子烟在电路控制设计方面为了降低成本,采用非常简单的电压输出控制设置,功能单一,可控性差,电压输出反应慢,用户体验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烟的瞬态响应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烟的瞬态响应电路,其包括电池、MCU芯片、显示屏、驱动器、开关管Q1~Q4、滤波电路和雾化器R1,MCU芯片分别与显示屏和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Q4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串联电感L1与开关管Q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2和开关管Q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电池的负极端,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开关管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R1并联于开关管Q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并联于雾化器R1与开关管Q4之间;在电池正极端与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开关管Q5,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有电阻R17,开关管Q5的控制端依次串联电阻R19、正接二极管D10和开关S1后与电池的负极端电性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池并联有滤波电容C3。
上述技术方案中,MCU芯片的反馈端电性连接于雾化器R1的输入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RC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1和电容C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提供稳定输出的基础上,实现瞬态响应,快速供电该驱动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烟的瞬态响应电路,其包括电池、MCU芯片、显示屏、驱动器、开关管Q1~Q4、滤波电路和雾化器R1,MCU芯片分别与显示屏和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Q4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串联电感L1与开关管Q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2和开关管Q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电池的负极端,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开关管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R1并联于开关管Q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并联于雾化器R1与开关管Q4之间;在电池正极端与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之间串接开关管Q5,开关管Q5的控制端与输入端之间电性连接有电阻R17,开关管Q5的控制端依次串联电阻R19、正接二极管D10和开关S1后与电池的负极端电性连接。
其中,在所述电池并联有滤波电容C3。
其中,MCU芯片的反馈端电性连接于雾化器R1的输入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晨思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晨思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177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线数字会议主机
- 下一篇:一种基于Linux系统的智能负荷控制终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