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烟的电源控制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001608.X | 申请日: | 2018-01-0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353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7 |
| 发明(设计)人: | 陈镇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晨思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M3/158 | 分类号: | H02M3/158 |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冠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72 | 代理人: | 莫杰华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开关管 电性连接 输出端 输入端 驱动器 雾化器 并联 电源控制电路 本实用新型 电源输入端 输出电压 电子烟 电池 输出端串联 电感 电路输出 滤波电路 充电宝 负极端 可升降 控制端 正极端 显示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烟的电源控制电路,MCU芯片分别与显示屏和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Q4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串联电感L1与开关管Q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2和开关管Q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电池的负极端,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开关管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雾化器R1并联于开关管Q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并联于雾化器R1与开关管Q4之间,USB输出接口并联于雾化器R1的两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稳定的输出电压充当充电宝,并通过根据电路输出情况对输出电压进行可升降控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控制电路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电子烟的电源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电子烟属于电子产品,其电路控制部分为主要的设计。现有的电子烟在电路控制设计方面为了降低成本,采用非常简单的电压输出控制设置,功能单一,可控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子烟的电源控制电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子烟的电源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池、MCU芯片、显示屏、驱动器、开关管Q1~Q4、滤波电路、雾化器R1和USB输出接口,MCU芯片分别与显示屏和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Q4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串联电感L1与开关管Q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2和开关管Q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电池的负极端,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开关管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R1并联于开关管Q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并联于雾化器R1与开关管Q4之间,USB输出接口并联于雾化器R1的两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电池并联有滤波电容C3。
上述技术方案中,MCU芯片的反馈端电性连接于雾化器R1的输入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滤波电路包括并联的电容C1和电容C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提供稳定的电压输出使电子烟可充当充电宝;通过对电路输出电压的升降可实现对输出烟量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电子烟的电源控制电路,其包括电池、MCU芯片、显示屏、驱动器、开关管Q1~Q4、滤波电路、雾化器R1和USB输出接口,MCU芯片分别与显示屏和驱动器电性连接,电池的正极端分别与MCU芯片的电源输入端、驱动器的电源输入端、开关管Q1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Q4的控制端与驱动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与开关管Q2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1的输出端串联电感L1与开关管Q3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开关管Q2和开关管Q4的输出端均电性连接电池的负极端,开关管Q4的输入端与开关管Q3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R1并联于开关管Q4的输入端和输出端,滤波电路并联于雾化器R1与开关管Q4之间,USB输出接口并联于雾化器R1的两端。
其中,在所述电池并联有滤波电容C3。
其中,MCU芯片的反馈端电性连接于雾化器R1的输入端。
其中,所述MCU芯片采用STM32F103RBT6芯片。
其中,所述驱动器采用NCP3420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晨思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晨思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00160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