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磷化钴纳米线电解水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55267.9 | 申请日: | 2018-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1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娟;王俊敏;赵影;朱洪涛;孙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 主分类号: | B01J27/19 | 分类号: | B01J27/19;C25B1/04;C25B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071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釜 磷化钴 氨水 电解水产 氢催化剂 固态磷 纳米线 乙二醇 化钴 制备 加热 催化性能 三氧化钼 水热反应 硫酸钴 前驱体 煅烧 尿素 溶解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磷化钴纳米线电解水产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在反应釜中加入8‑10份的硫酸钴、20‑30份的尿素、70‑100份的水、5‑10份的乙二醇,充分溶解;B、将反应釜加热至130‑170℃,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磷化钴前驱体;C、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加入20‑30份的氨水和20‑30份的乙二醇、2‑3份的三氧化钼,其中氨水浓度为10wt%;将反应釜加热至110‑135℃,直至得到固态磷化钴;D、将步骤C得到的固态磷化钴置于500‑600℃的环境内煅烧2‑3小时,得到成品。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磷化钴的催化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解水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磷化钴纳米线电解水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氢能是一种无污染、燃烧值高的新型能源。在各种产氢方法中,电解水是相对安全可靠的。但是,电解水产氢的能源消耗大,成为了其广泛应用的瓶颈。磷化钴是一种良好的导体,且具有优秀的电催化析氢反应性能,是电解水产氢的重要催化剂。但是,现有磷化钴结构的活性位点少,无法充分发挥磷化钴的催化性能。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磷化钴纳米线电解水产氢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高磷化钴的催化性能。
(二)技术方案
一种磷化钴纳米线电解水产氢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以下份数均为质量份数;
A、在反应釜中加入8-10份的硫酸钴、20-30份的尿素、70-100份的水、5-10份的乙二醇,充分溶解;
B、将反应釜加热至130-170℃,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磷化钴前驱体;
C、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加入20-30份的氨水和20-30份的乙二醇、2-3份的三氧化钼,其中氨水浓度为10wt%;将反应釜加热至110-135℃,直至得到固态磷化钴;
D、将步骤C得到的固态磷化钴置于500-600℃的环境内煅烧2-3小时,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应釜中加入8份的硫酸钴、22份的尿素、100份的水、5份的乙二醇,充分溶解;
B、将反应釜加热至140℃,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磷化钴前驱体;
C、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加入23份的氨水和23份的乙二醇、2份的三氧化钼,其中氨水浓度为10wt%;将反应釜加热至110℃,直至得到固态磷化钴;
D、将步骤C得到的固态磷化钴置于525℃的环境内煅烧3小时,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应釜中加入9份的硫酸钴、25份的尿素、90份的水、5份的乙二醇,充分溶解;
B、将反应釜加热至150℃,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磷化钴前驱体;
C、待反应釜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加入25份的氨水和25份的乙二醇、2份的三氧化钼,其中氨水浓度为10wt%;将反应釜加热至115℃,直至得到固态磷化钴;
D、将步骤C得到的固态磷化钴置于550℃的环境内煅烧2小时,得到成品。
作为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A、在反应釜中加入10份的硫酸钴、30份的尿素、85份的水、8份的乙二醇,充分溶解;
B、将反应釜加热至170℃,进行水热反应,得到磷化钴前驱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5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