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4608.0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533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李昉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11/22 | 分类号: | E01C11/2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承载网 渗滤层 加固组件 承重杆 底基层 城市生态 地面结构 路缘石 构建 渗滤 海绵 基层 技术方案要点 透水性地面 城市建设 环保领域 竖直设置 承载杆 加强杆 多层 渗水 竖直 埋设 延伸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属于城市建设环保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底基层、设置在底基层上的基层、设置在基层上的渗滤层、设置在渗滤层上的透水性地面、设置在基层两侧路缘石,所述渗滤层内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承重杆、设置在承载杆上承载网,所述承重杆延伸埋设至底基层和基层内,所述承载网竖直方向设有多层且与承重杆固定连接,相邻两片所述承载网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承载网与路缘石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渗滤层和加固组件的设置,在能够起到地面渗水的同时也提高地面强度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建设环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飞速发展,大量建筑物和道路等的建设使城市硬化地面面积快速增加,目前,我国大多数的城市道路、公共广场等的铺面设计均采用与“ 自然协调发展、生态良性循环”理念相违背的不透水型密级配混凝土和石板材铺装结构。这种路面铺装的大面积使用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破坏了水资源的正常循环,完全阻止了雨(雪)水直接渗透入地,阻断了雨(雪)水对城市地下水资源的补充;加剧了城市的负面气候效应,恶化了城市生态,这种不透水的铺装与周围城市建筑共同作用,会增加城市的“ 热岛效应”和城市噪声;增加了安全隐患,随着城市“ 雨水病”的日益加剧,这些表面致密的地面铺装在雨天由于硬化地面使地势低洼处不能及时排水,造成大面积积水,产生“ 水漂现象”,使雨天行车产生“ 漂滑”、“ 飞溅”、“ 夜间眩光”等现象,给行人出行和车辆行驶带来不便和安全隐患。在坡度适宜时,由于硬化地面的快速排水模式,使城市缺水现象加重,不利于调节局部气候。随着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人们更希望能有一种生态型的路面来取代现有的硬化路面,通过生态渗滤技术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在城市中采用生态渗滤技术广泛铺设生态型透水地面,这已成为国际上许多生态城市的普遍做法。生态型透水地面能减少城市的热岛效应,调节局部气候,也有利于城市的降水,会帮助城市储存更多的雨水。这既能缓和城市水资源危机,又能增加土壤中的含水量、调节气候,从而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公告号为CN10588760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的构建方法,所述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由底基层、基层、渗滤层、透水路面组成,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渗滤材料的制备;2)铺设底基层和基层;3)地面下垫渗滤材料铺设渗滤层;4)安装路缘石及铺设透水地面。
这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的构建方法,虽然发明的优点是:该构建方法生态、环保、绿色,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和可现性,可增加地面的孔隙率及雨水渗透率;显著提高路面及周围土壤的蓄水性能和污染物净化能力,减少水体污染物和道路安全事故的发生,适度调节局部气候,明显减缓城市“ 雨水病”、“ 热岛效应”和土壤缺水及城市噪音等问题,在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和安全问题的同时,对构建城市生态道路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渗滤层的设置,透水性地面受到压力之后,压力传递到渗滤层会发生形变,从会导致路面整体强度结构下降,导致路面出现损坏的情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结构及其构建方法,具有路面具有渗水还能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海绵城市生态渗滤地面结构,包括从下至上设置的底基层、设置在底基层上的基层、设置在基层上的渗滤层、设置在渗滤层上的透水性地面、设置在基层两侧路缘石,所述渗滤层内设有加固组件,所述加固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承重杆、设置在承载杆上承载网,所述承重杆延伸埋设至底基层和基层内,所述承载网竖直方向设有多层且与承重杆固定连接,相邻两片所述承载网之间设有若干加强杆,所述承载网与路缘石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加固组件对整体地面结构进行加固,在可以渗水的同时也保证了地面的结构强度,承载网有一定的张紧力,对渗滤层起到支撑作用,承重杆与加强杆也分担了路面上的压力,提高了地面的结构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无锡市城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60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城市可组装式聚氨酯生态景观道路
- 下一篇:一种边沟垫层厚度控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