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超车检测与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4337.9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34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文鑫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16;G08B21/24;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车 检测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被超车检测与预警装置,包括被超车意愿检测单元(1)、信息收发单元(2)、信息处理单元(3)、预警单元(4)。所述装置采用Wi‑Fi实现车车通信,收集周围车辆状态信息、结合自身车辆状态信息,送至Arduino分析处理,分析结果以视觉和听觉的方式反馈给超车驾驶人,同时,基于主动安全的考虑,所述装置也将对被超车驾驶人提供安全警示,这有助于被超车车主做出及时、恰当的驾驶行为,提升车主的注意力,保持合适的车速及车距,提高驾驶的安全性。所述装置还可将相关信息传送至云端,收集的大数据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超车行为分析和预测超车事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被超车检测与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所存在的该技术领域的超车辅助装置,存在着诸多问题:第一,目前的超车辅助装置成本一般比较昂贵,且维护起来较为艰难,所以多数技术只是停留在实验阶段,其技术成果的发展需要较高的经济成本;第二,目前的超车辅助装置采用的车车通信的方式很少,而且只针对的是超车车主,而忽略了被超车车主在此超车过程中所存在的危险,而在实际生活中,如果能够对被超车人的行驶问题加以重视也将大大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第三,目前的研究没有有效的利用超车预警设备采集的数据进行大数据分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人们提出一种通过可检测被超车意愿,给予超车车主提示的超车预警装置,同时,基于主动安全的思想,装置将为被超车车主也做出预警,而且我们将上传我们获取的超车信息,利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进行超车行为的分析和预测超车事故。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被超车检测与预警装置,包括被超车意愿检测单元1、信息收发单元2、信息处理单元3、预警单元4。
所述被超车意愿检测单元1采用GPS定位方式,用于获取超车车主的超车意愿。
所述信息收发单元2包括GPS定位模块和Wi-Fi无线通讯模块,用于收发超车车辆与被超车车辆包括速度,两车距离,位置等信息。
所述信息处理单元3采用Arduino核心处理器,便于使用者进行二次开发。
所述预警单元4为LED灯、蜂鸣器灯提醒作用装置,以声、光等方式给予车主提醒。
为了更好的了解超车过程,考虑车辆运行特性,图2是为本发明建立的双向轨道超车模型。
所述超车意愿检测单元1:从建模的角度出发,将超车简单分为等速超车和加速超车两种形式,其他的超车行为均可以看作是这两种形式的结合。
1、等速超车模型
如图3所示,我们可以列出如下所示的方程组:
解得
其中:A从A1到A4所经历的时间为t;整个超车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为t;A所行驶的距离为S1+S2+S3;B所行驶的距离为S5;C所行驶的距离为S7;S4为超车前A与B之间必须保证的最小安全距离;S6为超越后A与B之间必须保证的最小安全距离;S8为A准备完成超车时,与C之间必须保证的最小安全距离。
B始终保持等速向前的状态,且Vb>Va,在所测A与B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S等即两车之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的时候,即可判断B具有超车意愿。
2、加速超车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文鑫,未经徐文鑫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43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