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镉污染的生物修复剂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2813.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28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6 |
发明(设计)人: | 邢军;高雪燕;张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N1/20;B09C1/10;C12R1/07;C12R1/645 |
代理公司: | 天津合志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9 | 代理人: | 陶怡 |
地址: | 300457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镉污染 生物修复剂 制备 细胞壁 土壤重金属污染 低毒杀虫剂 嗜热侧孢霉 苏云金杆菌 复合菌液 生物修复 土壤肥力 土壤中镉 污染土壤 杂色曲霉 贝壳粉 甘蓝菜 根茎叶 硅藻土 花椰菜 几丁质 甲壳素 壳多糖 吸附剂 镉毒性 镉离子 蚓激酶 土壤 吸附 吸收 微生物 废弃 改良 修复 治理 | ||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镉污染的生物修复剂及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镉污染的生物修复方法,该方法选用的复合菌液中,杂色曲霉内含几丁质、甲壳素、壳多糖为主要成分的细胞壁可以吸附镉离子,降低镉毒性;苏云金杆菌可作为微生物原低毒杀虫剂,嗜热侧孢霉能够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此外,本方法中使用的蚓激酶和蚓激粪,能吸收土壤中的镉,从而降低土壤中镉的比例,达到修复污染土壤的目的,本方法还加入了硅藻土、贝壳粉、甘蓝菜和花椰菜的废弃根茎叶,它们作为吸附剂可以有效的吸收高浓度的镉,而且成本低,容易获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镉污染的生物修复剂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镉对土壤的污染,主要通过两种形式,一是工业废气中的镉随风向四周扩散,经自然沉降,蓄积于工厂周围土壤中,另一种方式是含镉工业废水灌溉农田,使土壤受到镉的污染。土壤镉离子含量超标引发的土壤环境污染会对环境中原有生物种群数量、种群结构、生物活性以及食物链结构等发生影响,从而危及原有生态平衡。土壤镉污染时土壤环境中的一些敏感生物种会消失,对植物生长有益的环境微生物的活性会受到抑制,土壤活力下降,可导致植物生产力下降。近年来,我国遭受搁污染的农业土地面积有不断增长的趋势,镉污染的报道时有发生,如“镉麦”、“镉大米”等。
目前,我国有关镉污染的治理研究方法主要有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等。物理方法主要是排土、客土,深耕翻土等传统方法,该法虽然效果明显,但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容易引起二次污染。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在土壤里添加化学试剂、改良剂,改变土壤的pH值等理化性质,使土壤中的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此降低镉的生物有效性,但该法容易使镉再度活化,而且仅适用于污染不太严重的地区。生物方法主要是通过微生物或动植物的代谢活动,以吸附和富集为主要方式达到降低土壤中镉含量的目的,但该法的操作复杂,实际效果也并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镉污染的生物治理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能够对镉污染的土壤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修复。
本发明所采用的苏云金杆菌的保藏编号为CGMCC1.2737,杂色曲霉的保藏编号为CGMCC3.1565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镉污染的生物修复剂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修复剂包括:复合菌剂10%-15%、蚓激酶10%-15%、蚓激粪20%-25%、贝壳粉15%-20%、硅藻土20%-25%、花椰菜和甘蓝的废弃根茎叶10%-15%。
进一步的,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复合菌剂,该复合菌剂包括:杂色曲霉、嗜热侧孢霉、苏云金杆菌;
(2)将上述复合菌剂添加到被污染的土壤中,搅拌均匀后,培养30-35天;
(3)培养完成后,加入蚓激酶和蚓激粪,搅拌均匀;
(4)最后加入贝壳粉、硅藻土,花椰菜和甘蓝的废弃根茎叶。
进一步的,所述的修复剂包括:复合菌剂12%、蚓激酶15%、蚓激粪20%、贝壳粉20%、硅藻土21%,花椰菜和甘蓝的废弃根茎叶12%。
进一步的,所述的复合菌剂包括:杂色曲霉、嗜热侧孢霉和苏云金杆菌。
进一步的,步骤(1)所述的制备复合菌剂的方法为:将杂色曲霉、嗜热侧孢霉和苏云金杆菌分别单独接种培养,然后将培养后的菌液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备成复合菌液。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天丰泽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281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绿色木霉发酵方法及其水分散粒剂
- 下一篇:一种杂色曲霉HY12菌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