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扬声器箱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50395.4 | 申请日: | 2018-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82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吴军;沈凯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R9/06 | 分类号: | H04R9/06;H04R9/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4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高***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扬声器单体 第一壳体 后腔 透气空间 扬声器箱 泄露 底壁 顶壁 围合 泄漏 第二壳体 吸音颗粒 泄漏通道 隔离件 透气孔 透气 侧壁 支架 连通 空气连通 声学性能 侧面 固设 前腔 腔内 向后 分隔 填充 延伸 覆盖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扬声器单体,第一壳体与扬声器单体围合形成前腔,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及扬声器单体围合形成后腔,后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扬声器单体上设有将其内部空间与后腔连通的泄露通道,扬声器单体具有侧面,泄露通道从侧面泄露,第一壳体包括固设扬声器单体的底壁,底壁向后腔内延伸形成有支架,支架包括顶壁、侧壁以及透气孔,顶壁上固设有覆盖透气孔的透气隔离件,底壁、顶壁、侧壁及透气隔离件围合形成具有透气空间的辅助泄漏部,辅助泄漏部完全覆盖泄露通道且使透气空间与泄漏通道连通,透气空间与后腔空气连通,辅助泄漏部将吸音颗粒与泄漏通道分隔。本发明的扬声器箱声学性能更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声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运用于便携式电子产品的扬声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移动设备的数量不断上升。而在众多移动设备之中,手机无疑是最常见、最便携的移动终端设备。目前,手机的功能极其多样,其中之一便是高品质的音乐功能,因此,用于播放声音的扬声器箱被大量应用到现在的智能移动设备之中。
扬声器包括具有收容空间的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扬声器单体将所述收容空间分隔成后腔和前腔,为了获得更好的音频效果,往往需要在收容空间内(尤其是后腔内)设置虚拟声腔,并在虚拟声腔内填充吸音颗粒。相关技术中对于虚拟声腔的设计主要采用如下几种:
一、热熔方案:将隔离网热熔固定在挡墙上;
二、全灌装方案:单体通过网布透气,后腔全部体积作为体积,并通过网布阻断粉粒进入单体内导致杂音;
三、插板方案:通过插板隔断,形成独立区域。
其中,热熔方案不能有效的利用BOX腔体使虚拟声腔体积最大化,且热熔挡墙占用了很多的BOX腔体空间;全灌装方案会产生因单体泄漏通道出气不畅导致音频性能损失的问题;插板方案虽然减少了热熔挡墙所占用体积,大大提升了体积,但后腔体积不能完全有效利用。也就是说,上述三种方案无法同时兼顾泄露最大化及虚拟声腔体积最大化。
因此,实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扬声器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同时兼顾泄露最大化及虚拟声腔体积最大化的扬声器箱。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扬声器箱,包括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组配形成收容空间的第二壳体以及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内的扬声器单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扬声器单体围合形成前腔,所述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壳体及所述扬声器单体围合形成后腔,所述后腔内填充有吸音颗粒,所述扬声器单体上设有将其内部空间与所述后腔连通的泄露通道,所述扬声器单体具有侧面,所述泄露通道从所述侧面泄露,所述第一壳体包括底壁,所述扬声器单体固设于所述底壁上,所述底壁向所述后腔内延伸形成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与所述底壁间隔设置的顶壁、连接所述顶壁与所述底壁的侧壁以及贯穿所述顶壁的透气孔,所述顶壁上固设有覆盖所述透气孔的透气隔离件,所述底壁、所述顶壁、所述侧壁及所述透气隔离件围合形成具有透气空间的辅助泄漏部,所述顶壁和所述侧壁与所述扬声器单体抵接,以使得所述辅助泄漏部完全覆盖所述泄露通道且使所述透气空间与所述泄漏通道连通,所述透气空间通过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后腔空气连通,所述辅助泄漏部将所述吸音颗粒与所述泄漏通道分隔。
优选地,所述侧壁包括与所述扬声器单体间隔设置的第一侧壁及自所述第一侧壁两端向所述扬声器单体方向弯折延伸的第二侧壁和第三侧壁,所述第二侧壁、所述第三侧壁及所述顶壁与所述扬声器单体抵接,以使得所述辅助泄漏部完全覆盖所述泄露通道。
优选地,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抵接于所述扬声器单体的一端高于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连接于所述第一侧壁的一端。
优选地,所述透气隔离件与所述支架注塑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未经瑞声声学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039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扬声器箱
- 下一篇:压电式MEMS麦克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