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冻疮的药物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50134.2 | 申请日: | 2018-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叶耀良;廖志钟;滕云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8 | 分类号: | A61K36/9068;A61P17/02;A61P29/00;A61P31/02;A61P31/04;A61K31/045;A61K31/125;A61K31/618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叶新平 |
地址: | 516133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药组合物 冻疮 冻伤 治疗 野菊花 白花蛇舌草 炎症反应 重量配比 组织坏死 当归 水泡 半枝莲 薄荷脑 九里香 两面针 徐长卿 原料药 红肿 冰片 樟油 桉油 红花 预防 应用 | ||
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两面针0.5~1.5份、徐长卿0.5~1份、九里香0.8~1.2份、红花0.6~1.8份、当归0.8~1.8份、野菊花0.3~0.8份、半枝莲0.3~0.7份、白花蛇舌草0.3~0.5份、樟油100~200份、冰片1.8~3份、薄荷脑22~30份、桉油25~50份;该中药组合物能够用于治疗冻疮。本发明提供的中药组合物可减轻冻伤组织红肿的炎症反应、防止水泡产生和组织坏死,对轻度冻伤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冻疮防治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冻疮的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现代医学对寒冷引起冻疮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皮肤血管对寒冷过敏有关,也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及遗传因素有关。寒冷暴露时,正常人可引起皮肤血管收缩,继之血管出现扩张,以维持血流灌注。冻疮病人则出现较粗的皮肤小动脉持久性痉挛收缩,较细的浅表血管持久性扩张,产生血液淤滞,局部组织缺氧,导致组织细胞受到损害。如持续时间过长,细胞内外环境改变,血浆渗入组织间隙而引起水肿而发病。中医理论认为,冻疮乃皮肤肌肉受严寒侵袭,气血运行不畅致气血凝滞而成;平素气血衰弱或疲劳过度,暴热着冻,暴冻着热也会使本病生成。故中医临床治疗以化瘀消肿,温经散寒,活血止痛为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在治疗冻疮的药物中的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两面针0.5~1.5份、徐长卿0.5~1份、九里香0.8~1.2份、红花0.6~1.8份、当归0.8~1.8份、野菊花0.3~0.8份、半枝莲0.3~0.7份、白花蛇舌草0.3~0.5份、樟油100~200份、冰片1.8~3份、薄荷脑22~30份、桉油25~50份;该中药组合物能够用于治疗冻疮。
优选地,还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辛夷0.8~1.5份、水芙蓉0.6~1.4份、卷柏0.6~1.2份、金不换0.5~1.5份、千里光0.8~1.2份、大头陈0.8~1.4份、当归0.6~1.2份、鹅不食草0.6~1.2份、三七0.7~1.5份、肿节风0.8~1.3份、鸡骨香0.7~1.6份、砂仁0.3~0.8份、独活0.3~0.8份、羌活0.3~0.8份、姜皮0.2~0.6份、陈皮0.2~0.6份、香附0.3~0.9份、山白芷0.3~0.9份、桂枝0.2~1份、小罗伞0.2~1份、蔓荆子0.2~1份、桔梗0.4~0.6份、紫珠叶0.4~0.6份、地胆草0.4~0.6份、细辛0.4~0.6份、五指柑0.35~0.7份、肉豆蔻0.25~0.6份、木防己0.2~0.8份、三叉苦0.2~0.8份、山银花0.2~0.8份、救必应0.1~0.6份、白半枫荷0.15~0.8份、荜澄茄0.3~0.7份、麻黄0.3~0.7份、地稔0.3~0.7份、防风0.3~0.7份、半枝莲0.2~0.65份、铁包金0.3~0.75份、柴胡0.36~0.68份、飞天蠄蟧0.24~0.73份、鸡骨草0.2~0.7份、荆芥0.2~0.7份、虎杖0.2~0.7份、钩藤0.2~0.7份、一枝黄花0.3~0.7份、白花灯笼0.3~0.7份、人字草0.1~0.5份、金线风0.2~0.3份、石仙桃0.2~0.3份、五月艾0.2~0.3份、皂角刺0.2~0.3份、木香0.1~0.4份、山芝麻0.15~0.35份、益母草0.15~0.35份、紫苏叶0.1~0.5份、倒扣草0.1~0.5份、侧柏叶0.2~0.4份、金耳环0.1~0.35份、一朵云0.1~0.35份、重楼0.2~0.3份、鱼腥草0.15~0.45份、吊黄0.15~0.45、樟脑10~40份、水杨酸甲酯200~280份、松节油75~100份、薄荷素油200~280份、丁香罗勒油7~20份、樟油120~180份、八角茴香油15~40份、肉桂油15~35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罗浮山国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5013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