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VAR钛合金铸锭的焊接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9081.2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229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华正利;刘鹏;罗文忠;杨超;张晓明;张军;冯小飞;王凯旋;刘向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0 | 分类号: | B23K9/00;B23K9/02;B23K9/235;B23K9/32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动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45 | 代理人: | 刘强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var 钛合金 铸锭 焊接 工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VAR钛合金铸锭的焊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根大规格铸锭分别采用头部朝下,底部朝上的方式依次在坩埚中完成组拼;2)将辅助电极安装于电极杆气动卡头上,坩埚放置于真空自耗电弧炉内,封炉并进行抽空;3)将辅助电极及步骤1)中所述铸锭在真空自耗电弧炉内进行头部焊接;4)所述铸锭与铸锭间进行中部焊接;并且控制步骤3)与步骤4)中焊接过程的电流、电压、稳弧等参数,解决了现有Φ820mm规格铸锭焊接焊缝质量稳定性差、焊接面积不足、熔炼安全性差及铸锭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Φ820mm规格VAR钛合金铸锭的焊接工艺。
背景技术
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简称VAR法)已成为钛合金铸锭生产所采用的主流方法,为获得良好的铸锭质量,钛合金铸锭一般需要进行两次至三次重熔,由于坩埚规格的变化,在进行二次及三次重熔前,往往需要将多个一次熔炼铸锭或二次熔炼铸锭进行组合焊接。组合焊接通常在真空自耗电弧炉内进行,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5611663A的发明专利涉及一种真空自耗炉用电极,该电极的焊接方法,以及使用该电极进行真空自耗熔炼补缩的方法,其中真空自耗炉用电极包括自耗电极和辅助电极,其特征在于,在自耗电极和辅助电极的中间还连接有过渡电极。虽然上述发明的真空自耗炉用电极可以有效地降低运行成本,提高成锭率,以及提高铸锭补缩端面的质量,但是该专利对于辅助电极与自耗电极焊接时的预真空控制、漏率控制、稳弧电流大小、焊接电压调节及铸锭与铸锭间的中部焊接工艺参数并未涉及,焊接过程尤其是中部焊接对操作人员要求较高,需要在焊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节电流、电压、稳弧等参数,操作过程复杂。而且随着铸锭规格的增大,由于待焊铸锭短时间受热不均,焊接难度也相应增大,焊缝质量稳定性差,经对Φ820mm规格铸锭焊缝沿直径方向纵剖后观察发现,有效焊接面积往往不足30%,在后续铸锭熔炼过程中,焊缝因焊接面积不足有受热开裂的风险,影响熔炼安全及铸锭质量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Φ820mm规格VAR钛合金铸锭的焊接工艺,解决现有Φ820mm规格铸锭焊接焊缝质量稳定性差、焊接面积不足、熔炼安全性差及铸锭质量稳定性差等问题。
本发明的一种VAR钛合金铸锭的焊接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根大规格铸锭分别采用头部朝下,底部朝上的方式依次在坩埚中完成组拼;
2)将辅助电极安装于电极杆气动卡头上,坩埚放置于真空自耗电弧炉内,封炉并进行抽空;
3)将辅助电极及步骤1)中所述铸锭在真空自耗电弧炉内进行头部焊接;
4)头部焊接完成冷却后进行中部焊接。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的大规格铸锭为Φ820mm规格铸锭。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1)中焊接过程控制预真空在1.0Pa~5.0Pa,漏率在0.5Pa/min~1.0Pa/min,可以防止电极焊缝处氧化,避免影响后续铸锭质量。
进一步,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所述步骤3)辅助电极与铸锭头部焊接电流及时间按照设定值为3kA/2min→5kA/4min→9kA/3min→11kA/2min的方式进行,焊接电压保持在22~30V,稳弧电流采用3~20A直流,头部焊接后冷却30min~4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0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