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相机的对焦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9079.5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109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洪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明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道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0 | 代理人: | 陈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吉华街道甘李工业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采集参数 对焦 实际图像 索引表信息 模糊物体 判断结果 自动对焦 自适应 相机 采集 图像 比较判断 参考样本 环境图像 镜头对焦 模板信息 清晰图像 物体图像 直接获取 可变 清晰 创建 | ||
本发明涉及镜头对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机的对焦方法。多次采集环境图像;以对焦参数作为采集参数;同时,针对每一参考样本调整采集参数,获取可变物体为高清晰度的清晰物体图像;基于所述模板信息创建索引表信息;再次以对焦参数作为采集参数,采集实际图像,将所述实际图像与所述索引表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得到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自适应自动对焦。本发明通过判断实际图像属于哪一程度的模糊物体图像,并根据模糊物体图像所对应的调整采集参数进行及时调整,直接获取当前的清晰图像,以实现自适应自动对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镜头对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相机的对焦方法。
背景技术
焦距,是光学系统中衡量光的聚集或发散的度量方式,指平行光入射时从透镜光心到光聚集之焦点的距离。亦是照相机中,从镜片中心到底片或CCD等成像平面的距离。具有短焦距的光学系统比长焦距的光学系统有更佳聚集光的能力。简单的说焦距是焦点到面镜的中心点之间的距离。
对焦是指使用照相机时调整好焦点距离,英文学名为Focus,通常数码相机有多种对焦方式,分别是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和多重对焦方式。对焦也叫对光、聚焦。通过照相机对焦机构变动物距和相距的位置,使被拍物成像清晰的过程就是对焦。
但是,现有对焦方式麻烦,或者对焦速度慢,不精确,用户体验差。特别是对现有相机镜头对焦,采用全智能快速对焦方式,需要对硬件进行处理,增加新的性能模块,使成本大大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相机的对焦方法,解决现有对焦方式麻烦,或者对焦速度慢,不精确,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相机的对焦方法,包括步骤:多次采集环境图像,并计算每个所述环境图像的清晰度值,选出所述清晰度值最大的环境图像所对应的对焦参数;以对焦参数作为采集参数,采集多个在环境中距离可变物体的模糊物体图像,并计算每个所述模糊物体图像中可变物体的清晰度值,以作为参考样本;同时,针对每一参考样本调整采集参数,获取可变物体为高清晰度的清晰物体图像,将所述模糊物体图像和调整采集参数存储为模板信息;基于所述模板信息创建索引表信息;再次以对焦参数作为采集参数,采集实际图像,将所述实际图像与所述索引表信息进行比较判断,得到判断结果;根据所述判断结果自适应自动对焦。
其中,较佳方案是,判断所述清晰度值最大的环境图像的步骤包括:计算每个所述环境图像的清晰度值,选出所述清晰度值最大的图像位置;将所述清晰度值最大的图像位置设为对焦层,提取关于所述对焦层位置处所述环境图像;将所述对焦层位置处的多个环境图像均作为清晰度值最大的环境图像。
其中,较佳方案是:获取对焦层位置处的多个环境图像的清晰度值,判断所述对焦层的清晰度值最大的环境图像是否为第一张环境图像或最后一张环境图像,若是,以清晰度值最大的环境图像作为对焦层的中间张环境图像,再次设置新的对焦层。
其中,较佳方案是:对所述索引表信息进行分区,按照所述形状匹配分值从小到大依次划分为跳转区、粗对焦区、细对焦区。
其中,较佳方案是:所述根据判断结果后根据对应的调整采集参数进行参数调整,获取清晰的实际图像,作为实际调整;之前,获取采集实际图像与任一清晰物体图像进行比较,获取匹配阀值;当匹配阀值较小,进入跳转区,完成实际调整后再次对采集实际图像进行清晰度判断;当匹配阀值一般,进入粗对焦区,完成实际调整后根据环境参数判断是否进行清晰度判断;当匹配阀值较大,进入细对焦区,完成实际调整后直接认为实际图像为清晰图像。
其中,较佳方案是,包括步骤:获取环境参数,设定为明亮环境或黑暗环境;当匹配阀值一般,进入粗对焦区,完成实际调整后若为黑暗环境,再次对采集实际图像进行清晰度判断;若为明亮环境直接认为实际图像为清晰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明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深圳市明日实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9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