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贴标软管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8107.1 | 申请日: | 2018-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林茂青;魏敬虎;姚正禹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3/02 | 分类号: | G09F3/02;G09F3/10;B65D35/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刘文求 |
地址: | 518117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软管 尼龙层 粘合层 标签 贴标 层叠设置 外周表面 封尾 图文 注头 粘贴 制作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贴标软管,其中,所述标签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若干第一PE层、尼龙层、第二粘合层、第二PE层及第三粘合层,各第一PE层之间以及第一PE层与尼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合层,所述尼龙层或最靠近尼龙层的第一PE层上印有图文,所述第三粘合层用于与软管的外周表面粘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贴标软管的标签封尾易开裂、注头易起翘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贴标软管。
背景技术
传统的贴标软管,标签大多贴在软管的管身,距离肩部或者尾部留有一段空白,导致标签封尾易开裂、注头易起翘,而且影响了标签的整体美感。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标签及其制作方法和贴标软管,旨在解决现有贴标软管的标签封尾易开裂、注头易起翘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标签,其中,包括由上至下层叠设置的若干第一PE层、尼龙层、第二粘合层、第二PE层及第三粘合层,各第一PE层之间以及第一PE层与尼龙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粘合层,所述尼龙层或最靠近尼龙层的第一PE层上印有图文,所述第三粘合层用于与软管的外周表面粘贴。
所述的标签,其中,当最靠近尼龙层的第一PE层上印有图文时,所述尼龙层上镀有金属铝。
所述的标签,其中,第一PE层与第二PE层为透明层,且厚度为12~18μm。
所述的标签,其中,尼龙层的厚度为22~28μm。
所述的标签,其中,还包括设置于第一PE层上的第四粘合层及设置于第四粘合层上并用于防粘的PET底膜。
所述的标签,其中,第一粘合层为UV胶水层,第二粘合层、第三粘合层及第四粘合层均为热固化胶水层。
所述的标签,其中,所述PET底膜的厚度为22~28μm。
一种标签的制作方法,其中,包括步骤:
取PET底膜,在PET底膜一侧涂覆热固化胶,形成第四粘合层,将第一PE层粘附于第四粘合层上,制得标签上层;
取尼龙层,在尼龙层上印刷图文,再在尼龙层下表面涂覆热固化胶,形成第二粘合层,将第二PE层粘附于第二粘合层,然后在第二PE层底部涂覆热固化胶,形成与软管的外周表面粘贴的第三粘合层,制得标签下层;
在尼龙层上表面涂覆UV胶水,形成第一粘合层,然后将第一PE层压附于第一粘合层,以将标签上层与标签下层复合,再经UV烘干固化、模切,制得标签。
一种贴标软管,包括作为软管主体的管材层,其中,所述管材层上贴附有如上所述的标签。
所述的贴标软管,其中,所述管材层为塑料层。
所述的贴标软管,其中,所述管材层为单层结构或多层结构。
有益效果:本发明对标签的结构进行了改性,形成由尼龙层、PE层及粘合层组成的多层复合结构,可以全部贴合在软管上,标签封尾处不会开裂且标签注头不易起翘,能够最大限度地突出标签的美感,而且该标签易于贴合在软管上,可以加快贴标软管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标签的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标签的另一较佳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述标签上层与标签下层的复合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通产丽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81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标贴
- 下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房屋门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