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7321.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明强;宋莉;陈冲;张绍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H04L12/26;H04L12/40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can 总线 数据 进行 车辆 电磁 干扰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属于车辆和电磁兼容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基于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CAN总线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S2:节点电磁兼容性能分析;节点电磁兼容性能分析;S3:示波器测量数据分析;S4:依据出现错误帧节点的功能或逻辑进行CAN故障分析;S5:干扰源和干扰路径分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能够提高定位车辆内部对CAN总线产生干扰的干扰源和干扰路径的效率,缩短了车辆电磁兼容问题定位及分析的时间,并保证了干扰源定位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辆动力性、经济性、舒适性、安全性、降低污染物排放水平等方面提升的同时,越来越多的电子零部件应用于车辆,导致车辆内部的电磁兼容环境越来越复杂,尤其是混合动力、燃料电池和纯电动车辆内部除了具有12/24V低压电子部件外,还安装了高达几百伏特的高压电子部件,导致车辆电磁环境更加恶劣,高压电子部件对低压电子部件产生严重电磁干扰导致低压电子部件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时有发生。
在车辆遇到电磁兼容问题时,通常会将出现问题的部件送样至汽车电子零部件电磁兼容实验室进行测试,然后通过测试的数据进行电磁兼容问题分析及三要素定位,这样不但使车辆的研发周期延长,而且由于电磁兼容实验室测试昂贵的价格导致研发成本增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采用常规的CAN总线数据测量设备、示波器、频谱分析仪进行车辆在线测量分析,有效的降低了工作成本和缩短了工作周期的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基于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CAN总线数据进行车辆内电磁干扰源的定位,通过CAN数据采集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如果不是错误帧过多导致节点丢失并且该节点存在满足条件下允许其自动停发数据,则判断该条件是否已成立,成立则通过车辆和该节点的功能或逻辑进行CAN故障分析,否则需进行电磁兼容分析;如果不允许节点停发数据且该节点丢失,则进行电磁兼容分析;如果存在错误帧或过多错误帧导致节点丢失,则通过CAN总线的示波器测量数据进行分析是否由电磁干扰导致,是则进行干扰源和干扰路径分析,否则通过车辆和该节点的功能或逻辑进行CAN故障分析;
步骤二:将CAN数据采集设备接入车辆CAN网络,并将该CAN网络上的各节点唤醒并查看数据,排除由于波特率不一致、CAN物理线束连接不良、缺少匹配电阻等原因导致的CAN通讯故障;
步骤三:在车辆正常操作情况下,有CAN节点在非错误帧过多,并且该节点在工作正常条件下不允许停发数据的情况下突然丢失,需要对该节点电磁兼容性能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整改方案,如果是节点工作状态变化时出现节点丢失,则重点分析节点自身的电磁兼容性能,包括控制板与内部干扰源的物理布局位置及地连接、MCU的I/O口是否受到干扰、是否有具有干扰的线缆在MCU近处等情况进行分析,并借助频谱分析仪和近处探头验证分析结果;否则重点分析该节点所处环境的电磁兼容特征,根据节点丢失时间前后车辆工作状态的变化确定可能存在的干扰源零部件,对潜在的干扰源部件的电气特征、与丢失节点的连接方式、与丢失节点及其线束的物理距离进行分析,并通过频谱分析仪和近场探头对分析结果逐步确认以确定主要干扰源,通过频谱仪数据及数据变化规律分析出干扰信号的特征及干扰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重汽集团济南动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3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