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47239.2 | 申请日: | 2018-12-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60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 发明(设计)人: | 梁智萍;马开梅;何平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兴化市精密铸锻造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5/52;C04B35/532;C04B35/622;C04B35/83;C04B111/40;C04B111/5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2571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改性 吸音板 树脂浸渍 防撞 炭纤维 预制体 针刺体 制备 环境无污染 抗冲击能力 树脂炭基体 固化处理 机械加工 炭化处理 硬化处理 炭化 低能耗 短纤维 多孔炭 抗老化 增强体 吸声 固化 防水 防火 废弃 配置 环保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的制备方法,采用短纤维针刺体作为预制体骨架,采用树脂浸渍、固化、炭化的工艺进行硬化处理。该方法为:一、采用炭纤维针刺体作为预制体材料;二、树脂浸渍液的配置;三、树脂浸渍;四、固化处理;五、炭化处理;六、机械加工后,制得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本发明采用炭纤维作为骨架,树脂炭基体作为增强体且经过石墨烯改性的低密度、多孔炭/炭吸音板,具有防水、防火、抗老化、抗冲击能力好,用材低能耗、环保、废弃后对环境无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吸声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腐蚀、抗老化、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材。
背景技术
派出所审讯室一般经常用到的吸音材料有:防撞吸音隔音墙板有着良好的吸音效果和装饰效果,其吸音效率可以达到0.9,而且安装施工方便。防撞吸音隔音墙板属于多孔性软装饰 吸音材料,派出所审讯室使用防撞吸音隔音墙板可以防止防治犯人在审讯过程中出现自残行为。防撞墙。所谓的防撞吸音隔音墙板是属于简易装吸音材料,防撞吸音隔音墙板安装简便快捷。
防撞吸音隔音墙板具有隔音、静音、降噪、阻燃、隔热、保温等作用,材质均匀坚实,不但富有弹性、韧性、耐磨、抗冲击、不易划破,其与空腔构成的薄板共振吸声体效果极好,是一种宽频带的高效吸声材料。此外防撞吸音隔音墙板质轻,材料性能优异,不像一些脆性材料如穿孔石膏板及水泥纤维加压板等产生碎片或碎块存在坠落的危险,甲醛0.05/1的释放量标准,也远远小于国家规定甲醛释放量小于或等于1.5的标准,是代替以往层板加海绵或玻璃纤维的新型声学材料,且易销毁不污染环境,可循环再用。
低密度炭纤维复合材料对各个频率的声音均具有优良的吸声效果,加速吸音效率,起到了隔声降噪的效果,同时还具有阻燃隔热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硬化效果好、具有防水、防火、抗老化、抗冲击能力好,用材低能耗、环保、废弃后对环境无污染,在使用过程中,吸声效果好等优点的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炭纤维针刺体作为预制体材料,预制体密度控制在0.10 g/cm3-0.15g/cm3。
步骤二:配置树脂浸渍液,将树脂和酒精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搅拌,其混合比例为树脂:酒精=1:(2-10),搅拌均匀。然后将石墨烯按一定比例添加到树脂浸渍液中,搅拌均匀。
步骤三:将步骤二中配置好的树脂浸渍液加压浸渍在预制体坯体内,压力为0.8MPa-4.0MPa下进行浸渍。
步骤四:将步骤三中浸渍处理后坯体置于固化炉内进行固化处理,固化温度为110℃-200℃。
步骤五:将步骤四中固化处理的坯体置于炭化炉内进行炭化处理,炭化温度为700℃-900℃。
步骤六:将步骤五出炉的低密度复合材料坯体经过机械加工后,制得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其最终密度为0.80 g/cm3-1.50 g/cm3。
上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的炭纤维为PAN基炭纤维,丝束数为1K-12K,炭纤维针刺体布针密度为20针/cm2-40针/cm2,炭纤维长度控制在5mm-100mm。
上述的一种石墨烯改性低密度审讯室防撞吸音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所述的树脂为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酒精为工业酒精,纯度≥95%,石墨烯添加量为0.1wt%-0.5 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兴化市精密铸锻造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兴化市精密铸锻造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72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