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在VR场景中隔空控制物体的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6972.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66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戴若犁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 | 分类号: | G06F3/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孟德栋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西***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场景 虚拟物体 对准 对准线 隔空 手势 抓取 动作捕捉 虚拟手套 手套 实际移动位置 取物 预设 | ||
1.一种在VR场景中隔空控制物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动作捕捉手套的第一姿态;
基于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动作捕捉手套对应的虚拟手套在VR场景中的对准手势;
在VR场景中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对应的对准线以及所述对准线所对准的目标虚拟物体;
若所述对准手势满足预设抓取条件,控制所述目标虚拟物体沿所述对准线飞入所述虚拟手套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VR场景中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对应的对准线,包括:
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中手掌垂直的直线为对准线;
或者,确定所述对准手势中手腕的延长线为对准线;
或者,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中掌心与三个预设手指指尖所构成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为对准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对准线所对准的目标虚拟物体,包括:
判断所述对准线在VR场景中是否穿过虚拟物体;
若所述对准线在VR场景中穿过虚拟物体,确定被穿过的所述虚拟物体为目标虚拟物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确定所述对准手势是否满足预设抓取条件,包括:
若所述对准手势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对准手势满足预设抓取条件;
或者,若所述对准手势五指由伸直状态变为弯曲状态,则确定所述对准手势满足预设抓取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对准手势不满足预设抓取条件,判断所述对准线是否发生移动;
若所述对准线发生移动,在所述目标虚拟物体与所述对准线之间建立相对固定关系;
控制所述目标虚拟物体随所述对准线移动至所述对准线停止的位置。
6.一种在VR场景中隔空控制物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动作捕捉手套的第一姿态;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姿态,确定所述动作捕捉手套对应的虚拟手套在VR场景中的对准手势;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在VR场景中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对应的对准线以及所述对准线所对准的目标虚拟物体;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若所述对准手势满足预设抓取条件,控制所述目标虚拟物体沿所述对准线飞入所述虚拟手套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中手掌垂直的直线为对准线;
或者,确定所述对准手势中手腕的延长线为对准线;
或者,确定与所述对准手势中掌心与三个预设手指指尖所构成圆的圆心之间的连线为对准线。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对准线在VR场景中是否穿过虚拟物体;
若所述对准线在VR场景中穿过虚拟物体,确定被穿过的所述虚拟物体为目标虚拟物体。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对准手势持续时长超过预设时长,则确定所述对准手势满足预设抓取条件;
或者,若所述对准手势五指由伸直状态变为弯曲状态,则确定所述对准手势满足预设抓取条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判断模块,用于若所述对准手势不满足预设抓取条件,判断所述对准线是否发生移动;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若所述对准线发生移动,在所述目标虚拟物体与所述对准线之间建立相对固定关系;
第二控制模块,用于控制所述目标虚拟物体随所述对准线移动至所述对准线停止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诺亦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6972.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