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6342.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63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刘华金;彭迈;孔令鲁;张好涛;陈宇奇;邹志辉;胡瑞森;詹俊尹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896 | 分类号: | H04L41/0896;H04L41/147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博洋 |
地址: | 100193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信 计费 系统 弹性 伸缩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电信计费系统的历史业务数据按照业务类型进行分类后,确定每一业务类型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在预设调整周期的变化情况,根据该变化情况和预设的伸缩参考指标范围对该业务类型对应的业务实例进行伸缩操作,实现了根据业务的实际压力进行业务实例的伸缩调节,提高了伸缩调节结果的精准度,在满足系统处理要求的前提下提升硬件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通过考虑在预设调整周期参考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预防业务压力增大导致系统处理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业务超时中断等问题,随着系统伸缩操作的进行,该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可以自我进行动态的调整,无需更换新的伸缩策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信业务的不断扩展,电信业务复杂性不断的提升,给电信计费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常电信计费系统所需处理的各类计费业务的业务量是不断变化的,为了提高电信计费系统的业务处理效率,保证整个电信计费系统的整体资源使用率维持在较高的水平,通常采用弹性伸缩策略对电信计费系统的业务实例的分配进行调整,这样既可满足实时计费业务量的要求,又可避免资源的浪费。
目前的弹性伸缩方法多以系统资源负载变化而制定的一种通用化的伸缩策略,如CPU占比达到或将要达到某一界限就对业务实例进行扩展或收缩。但是,现有的弹性伸缩方法所参考的资源负载变化,只是业务负载变化而引起的次级反应,并不能准确的反映出实际的业务压力变化,并且随着伸缩的进行或系统资源的变化,现有的伸缩策略可能不再适用,但是现有的伸缩策略无法实现动态的调整,只能更换新的伸缩策略,从而限制了电信计费系统的灵活性,影响系统的处理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及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无法准确的反映出实际的业务压力变化,造成伸缩调整的效果不佳,并且现有伸缩策略无法进行实时调整,在系统业务发生较大变化时,只能更换新的伸缩策略等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信计费系统的弹性伸缩方法,包括:获取电信计费系统的历史业务数据,并对所述历史业务数据按照预设业务类型进行业务数据分类;根据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历史业务数据,确定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在预设调整周期中的变化情况;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和预设伸缩参考指标范围,对所述电信计费系统的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业务实例进行弹性伸缩操作,所述业务实例为所述电信计费系统处理前的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需要部署的进程的数量。
可选地,所述业务类型包括:在线业务、离线业务和资源业务。
可选地,所述在线业务所对应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为业务应用的使用率;所述离线业务所对应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为任务积压量;所述资源业务所对应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为资源使用率。
可选地,所述预设伸缩参考指标范围由第一指标阈值和第二指标阈值确定,所述第一指标阈值大于所述第二指标阈值;所述预设调整周期包括第一调整周期和第二调整周期;所述根据所述变化情况和预设伸缩参考指标范围,对所述电信计费系统的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业务实例进行弹性伸缩操作,包括:当所述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在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内高于所述第一指标阈值时,对所述电信计费系统的业务实例进行扩展;当所述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预设伸缩参考指标在所述第二调整周期内低于所述第二指标阈值时,对所述电信计费系统的业务实例进行收缩。
可选地,所述对所述电信计费系统的业务实例进行扩展,包括:从所述当前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历史业务数据中获取当前业务实例数,并计算所述预设伸缩参考指标在所述第一调整周期内的所述业务实例的预测最大值;根据所述预测最大值与当前业务实例数的差值对所述业务实例进行扩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未经亚信科技(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63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