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下铸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45577.2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28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苏志坚;陈进;陈玄烨;蔡蓓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B22D7/12 |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 地址: | 110819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注管 狭缝 钢液 夹杂物 气室 上浮 纯净度 搅拌钢液 流钢尾砖 供气管 供气孔 横浇道 上浇道 中心砖 浮力 钢锭 铸模 砖壁 去除 供气 捕捉 吸收 生产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下铸装置,包括中注管、横浇道、上浇道、铸模、耐火中心砖、耐火流钢尾砖、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作为气室。在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作为气室,用供气管向狭缝内供气,在狭缝靠近钢液一侧的中注管砖壁开若干个供气孔,在浮力的作用下,通入中注管内的气体在中注管内钢液中上浮并搅拌钢液,在此过程中气泡会捕捉夹杂物并吸收有害气体,同时运动上浮,达到去除夹杂物和有害气体的目的,这样更进一步的提高了钢液的纯净度,从而生产出更为高质量的钢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铁铸造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下铸装置。
背景技术
下铸法是一种广泛应于钢锭铸造的工艺方法,在采用下铸法时,要求钢液依次从钢包进入中注管流入横浇道及上浇道最后进入铸模内,并在铸模内凝固成钢锭。
但是,下铸法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
(1)当钢包中的钢液进入中注管后,钢液的轴向流速很大,而中注管砖底部的耐火中心砖会遭到钢液的强劲冲刷和侵蚀,将导致钢液中的外生非金属夹杂物增多,从而对钢液的洁净度有着严重影响;在下铸过程中对产生的内生和外生夹杂物目前没有任何的处理方法;
(2)由于钢液在中注管内具有很大的流速,在钢液的浇铸过程中会从中注管上的喇叭口处卷入空气,从而形成许多气泡,这些气泡会随着钢液快速下行,多数气泡会因浮力而逐渐停止下行并转而开始上浮,而一些小气泡的上浮速度由于低于钢液下行流速,会被钢液裹挟进入横浇道内而无法在中注管内完成上浮,并进一步随着钢液进入铸模内,从而导致钢坯出现气孔缺陷的风险增高。另外,卷入钢液的空气气泡还会导致钢液二次氧化,也会降低钢坯产品的性能;目前在浇铸过程中也没有任何减少这些小气泡的方法;
(3)钢液中有一些有害气体,如H2、N2等。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下铸装置,通过往中注管的钢液中吹入气体的方式去除钢液中的夹杂物。
通过这种吹气方式有效地增加了气泡与夹杂物之间的碰撞,捕捉难以上浮的微小气泡,达到去除夹杂物的目的。这样便提高了钢锭的质量。此外,这种吹气方式也均匀钢液的温度、成分,改善钢液的流动情况的益处。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下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注管、横浇道、上浇道、铸模和供气管;中注管外壁为金属中注管,内壁为中注管砖。
中注管顶部为钢液浇铸喇叭口,在中注管砖底部设置有耐火中心砖,将中注管的钢液分配给若干横浇道,横浇道水平设置,横浇道进液端通过耐火中心砖与中注管相连通,在横浇道出液端设置有耐火流钢尾砖;
上浇道竖直设置,上浇道底端通过耐火流钢尾砖与横浇道相连通,上浇道顶部与铸模底部的钢液入口相连通;
在中注管砖内设有狭缝气室;狭缝气室与供气管连通,即供气管能够向狭缝中吹入气体,在狭缝气室靠近钢液的一侧开若干个供气孔,将气体吹入中注管钢液中。
进一步的,
在狭缝气室使靠近钢液一侧的中注管砖壁为透气砖和/或开设供气孔。
进一步的,
中注管外壁为金属中注管,内壁为中注管砖;
金属中注管与中注管砖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内填充沙子。
进一步的,
供气管从中注管砖外壁引出供气管从中注管砖与金属中注管之间的沙子中向上延伸,在中注管喇叭口处引出。
进一步的,
供气管所供气体为氩气。
进一步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大学,未经东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55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