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面向楼宇负荷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5079.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23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刘亚丽;吕金炳;吴梦涵;王峥;陈培育;李国栋;王旭东;吴彬;胡澄;刘瑜俊;徐青山;赵新;赵宏振;胡晓辉;李涛;刘云;李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L55/00 | 分类号: | B60L55/00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84 ***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面向 楼宇 负荷 聚合 电动汽车 放电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楼宇负荷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典型日充放电方法,其技术特点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分布式电源、楼宇负荷、电动汽车参数;步骤2、获取分布式电源出力、楼宇负荷典型日内各时段数据和电动汽车出行数据;步骤3、对分布式电源和楼宇负荷曲线按截线面积法从最大峰谷差开始进行削峰填谷;步骤4、在电动汽车参与楼宇互动的时段内,以负荷聚合商支付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并调用CPLEX求解电动汽车参与楼宇互动时段楼宇内具体充放电车辆配置。本发明可以有效整合电动汽车等分散型资源,使其达到参与市场调节的容量门槛。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放电策略技术领域,涉及电动汽车充放电方法及装置,尤其是一种面向楼宇负荷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环境污染与能源紧缺问题成为公众日益关注的焦点。电动汽车依靠自身电力驱动、无污染物排放等优点成为缓解上述问题的最有效方式之一,很多国家纷纷推出电动汽车发展规划,促进了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
由于电动汽车使用电能作为能源,以电池为能量载体,既可作为负荷充电又可作为电源发电,因此可以通过电动汽车与楼宇互动技术(V2B)实现对电动汽车充放电的精细化管理。
此外,现代楼宇内部包含分布式电源、固定储能及各种类型的负荷,是配电网用户端的重要组成部分。楼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控制技术和管理软件来集成能量管理系统对这些资源进行管控,以有效改善楼宇的能效、提高用电效率。未来电动汽车规模化普及之后,楼宇内部大量停车场位置为电动汽车与智能楼宇进行能量互动提供了空间场所,电动汽车充裕停留时间为能量互动提供了时间便利。同时,电动汽车的接入提升了楼宇内部可调度资源容量,促使智能楼宇通过能量管理系统合理分配资源,减少楼宇与配电网间的能量流动,缓解电力供应的压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此情景下,楼宇负荷聚合商这一角色应运而生。其可以作为市场与用户的中间方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中当中。
但现有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方法主要针对于整片区域,未具体到某一特定地点及场所,对于充放电地点考虑过于笼统;另外,充放电策略主要集中在削峰填谷等单一目标,未发掘更深层次的电动汽车充放电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面向楼宇负荷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充放电方法及装置,能够达到在减少楼宇负荷峰谷差的前提下,负荷聚合商的楼宇典型日负荷费用达到最小。
本发明解决其现实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面向楼宇负荷聚合商的电动汽车典型日充放电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分布式电源、楼宇负荷、电动汽车相关参数;
步骤2、获取分布式电源出力、楼宇负荷典型日内各时段数据,获取电动汽车出行数据;
步骤3、对分布式电源和楼宇负荷曲线按截线面积法从最大峰谷差开始进行削峰填谷,并判断是否符合约束条件,若符合,则得出最小峰谷差下的楼宇电动汽车总充放电功率安排;若不符合,则用截线面积法重新削峰填谷;
步骤4、在电动汽车参与楼宇互动的时段内,以负荷聚合商支付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进行优化,并调用CPLEX求解电动汽车参与楼宇互动时段楼宇内具体充放电车辆配置。
而且,所述步骤1的具体方法是:根据系统内分布式电源、楼宇负荷以及电动汽车特性建立各自对应模型,获取相关参数:
(1)分布式电源光伏发电模型参数
光照强度的变化基本符合Beta分布,其概率密度函数如下:
上式中:Γ表示Gamma函数,r为当前光照强度,rmax为最大光照强度,α和β是Beta分布的形状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未经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50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能源汽车快速换电装置
- 下一篇:动力电池功率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