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4966.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956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03 |
发明(设计)人: | 陈艳姣;欧润民;张泰阁;徐劲草;李嘉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M1/72454 | 分类号: | H04M1/72454;H04M1/72448;G06K9/62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涵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智能手机 感知 行人 安全 方法 | ||
1.一种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收集并预处理手机姿态数据;
S2划分步态周期的起始位置;
S3提取周期内步态特征;
S4识别行走事件并对行走事件经过的地形进行建模,若判断为马路,则给予用户提示;
其中,收集并预处理手机姿态数据具体为,从设备的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磁力计进行数据收集,并通过加速度和磁力计的数值,计算手机姿态,即偏航角、俯仰角以及滚动倾斜角;利用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除去远大于行人行走对设备造成的频率影响;
在收集到加速度计以及磁力计的数据后,通过计算旋转矩阵R得出手机的姿态,并分别通过两次的巴特沃斯低通滤波器,对加速度通过更低频的滤波进行步态周期的划分,对所有传感器轴的数据通过较高的频率,把行人行走的细节信息加入特征提取环节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的具体过程为:对于滤波后的三轴加速度值、角速度值、磁力计数值进行特征提取,包括时域特征周期时长、90%分位点、标准差、二阶矩、三阶矩和范数的提取,以及经过傅里叶变换后时域的最大两个峰值以及其频率下标、熵的特征计算提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事件包括行人上路肩、下路肩、上小坡、下小坡、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其特征在于:识别行走事件中的上下路肩通过检测落地撞击力来识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使用元算法组成的机器学习分类器进行上下小坡的分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智能手机感知行人安全方法,其特征在于:提醒用户的形式为通知形式或直接弹出当前手机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496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