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空投放传感器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4816.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7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发明(设计)人: | 王新;罗涛;李成君;刘庆杰;安大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紫瑞青云航空宇航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1/08 | 分类号: | B64D1/08;B64D1/10 |
代理公司: |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51221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空 投放 传感器 系统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高空投放传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空投放传感器系统,还公开了其使用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储备仓,所述储备仓上设置有用于把储备仓安装于飞机外部的连接件;待投放传感器,所述待投放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备仓内,且能够从所述储备仓向外脱离,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放高空传感器过程更简洁效率、飞机本身的舱门不再打开减少安全隐患、不用采用专机进行传感器的投放节约资源、减少对飞机的飞行过程的影响的高空投放传感器系统,还公开了对应的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投放传感器领域,特别是一种高空投放传感器系统,还公开了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地球上所探索的区域越来越大。
现在对一定范围内的高空进行监测,需要使用若干个高空传感器进行配合工作。
目前,在投放监测高空情况的传感器时,一般采用两种方式:
1、采用一个装载多个传感器的架体,所述架体放置在机舱内且位于尾部位置,飞机到达目标高度后,打开尾部舱门,从飞机尾部的所述架体依次输出若干个高空传感器。
2、在飞机机身的底部(甚至机翼底部,但会影响机翼的供能,所有一般不采用)上设置多个安装所述传感器的槽(由于传感器数量较多,所需的槽的数量也会较多),每个槽内均安装传感器(一般为一个或一组),飞机到达目标高度后,所述机身底部的槽中的传感器按顺序弹出。
这两种方案分别存在以下缺陷:
1、投放过程太繁琐,飞机需要打开尾部舱门才可进行传感器的投放,也增加了安全的隐患,其次,影响飞机尾部舱门以及尾部机舱的正常使用,通常都是专机进行传感器的投放,太浪费资源。
2、在机身的外部设置多个所述槽,会影响机身的强度,同时也会影响飞机飞行中外表面所产生的气流,增加了安全的隐患。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投放高空传感器过程更简洁效率、飞机本身的舱门不再打开减少安全隐患、不用采用专机进行传感器的投放节约资源、减少对飞机的飞行过程的影响的高空投放传感器系统,还公开了对应的使用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高空投放传感器系统,其包括:
储备仓,所述储备仓上设置有用于把储备仓安装于飞机外部的连接件;
待投放传感器,所述待投放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储备仓内,且能够从所述储备仓向外脱离。
该方案设置了一个能够安装待投放传感器的储备仓,且能够使待投放传感器向外脱离,而这个储备仓可通过连接件安装于飞机的外部,这个方案相比较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目前所采用的第1种方式,投放时直接操作储备仓即可,由于储备仓是安装于飞机外部的,在投放时(飞行中)飞机本身的舱门不再打开减少安全隐患,同时投放效率更高,而且可以适配大部分的飞机,直接通过连接件把储备仓安装于飞机外部即可,比如飞机机身的底部,或者机翼的底部,不用采用专机进行传感器的投放节约资源,相比较于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目前所采用的第2种方式,不用在飞机机身的外部再设置安装高空传感器的槽,减少对机身的强度的影响,同时也尽量避免了开槽带来的对飞机飞行中外表面所产生的气流的影响,减少了安全的隐患。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方案,所述储备仓包括:
壳体;
输送装置,所述输送装置安装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待投放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输送装置上且能够被所述输送装置输出所述壳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紫瑞青云航空宇航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紫瑞青云航空宇航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48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锁制器
- 下一篇:一种智能农药喷洒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