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3781.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235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徐欢;张海林;张勍;张磊;王慧景;黄海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昌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京卡耐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38;H01M4/62;H01M10/0525;B82Y4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刘常宝 |
地址: | 545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柳东新区标准厂房C***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其以金属有机骨架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构成前躯体,加入碳源炭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通过控制碳源的量和炭化环境得到不同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同时ZIF‑8膜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案,能够实现碳层对纳米硅的单个连续包裹,避免纳米硅再团聚,有效缓解硅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膨胀、有效控制硅粉粉化失活,同时碳层具有连续的孔道有利于电解液/锂离子的传输,从而提高硅碳复合材料的循环寿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复合材料的制备技术。
背景技术
目前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是石墨负极材料,其理论比容量仅有372mAh/g,而硅具有高的理论比容量-4200mAh/g,被人们广泛关注。但其较低电导率,以及在充放电过程中随着锂离子的嵌入和脱出硅体积发生300%的膨胀和收缩,是硅材料粉化,最终导致其与集流体脱离失活,大大降低电池循环性能。
针对以上问题,目前常用的解决方法是将硅材料进行纳米化,以及制备硅基复合材料,通过包裹硅材料形成缓冲层,降低硅材料体积效应,提高其循环寿命。
金属有机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是由金属离子或金属簇和有机配体通过共价或离子-共价作用自组装而成的一种多孔晶体材料。MOFs材料具有高比表面积、多孔性、孔结构可调等突出优点,但是MOFs材料的热稳定性差,根据其受热易分解的特点,将其高温煅烧碳化制备稳定多孔碳材料。例如专利(申请号201810773309.2)“憎水性双MOF基多孔碳材料的制备”、专利(申请号201810036535.2)“一种MOF衍生多孔碳/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和专利(申请号201710504003.2)“MOF结构多孔碳材料、柔性超级电容器、其制备方法及用途”等均是通过MOFs材料来制备多孔碳材料。
现阶段商业化的硅复合材料所采用的硅材料颗粒尺寸均在微米级别,主要原因:一是硅材料纳米化困难;二是纳米硅材料再团聚现象严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硅碳复合技术所存在的问题,需要一种新的硅碳复合技术。
为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可形成碳层对纳米硅的单个连续包裹,避免纳米硅再团聚,同时碳层具有连续的孔道的硅碳复合材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硅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以金属有机骨架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为前躯体,加入碳源碳化后获得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通过控制碳源的量和炭化环境得到不同碳层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同时ZIF-8膜反向复制的碳层具有连续孔道。
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1)将纳米硅进行表面修饰;
(2)修饰后的纳米硅分散于ZIF-8合成液,在其表面生长连续均匀的ZIF-8膜层,得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
(3)将ZIF-8膜包裹纳米硅核壳结构和碳源混合,炭化后获得硅碳复合材料,同时在炭化过程中通入碳源气体进一步化学气相沉积纳米碳。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硅为硅、硅氧化物和金属硅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1)中采用PDDA或/和PSS来对纳米硅表面修饰。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酚醛树脂、糠醛树脂和高温沥青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气体为甲烷乙炔、丙烷、丙烯和乙腈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的,所述炭化过程,分四温度段实现,具体如下:
先从室温以x℃/min的升温速率升温至炭化温度Y1℃,然后保温c1小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昌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京卡耐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广西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上海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昌卡耐新能源有限公司;南京卡耐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78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氟化碳复合电极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