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3478.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285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发明(设计)人: | 徐伟;陈峰;郑志源;肖志军;黄寅茂;邹嘉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7/06 | 分类号: | H02B7/06;H02B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黄隶凡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穿墙套管 终端站 海缆 室内 架空线 户内 正极 负极 电气设备 第一端 电缆沟 直流输电系统 抗风能力 连接方式 侧室 耐污 连通 室外 海上 地下 贯穿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包括:终端站室、电缆沟、第一穿墙套管以及第二穿墙套管;电缆沟位于终端站室的室内地下,连通海底和终端站室的室内,以使得直流海缆进入终端站室的室内;第一穿墙套管和第二穿墙套管贯穿终端站室的侧室壁,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一端连接直流海缆的正极,第二端连接陆上直流架空线的正极;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一端连接直流海缆的负极,第二端连接陆上直流架空线的负极,以通过第一穿墙套管和第二穿墙套管将室内的直流海缆与室外的陆上直流架空线连接起来。本实施例采用全户内的布置方法,将直流海缆终端站的多种电气设备及连接方式布置在室内,有效提高电气设备耐污性能及抗风能力,提高海上直流输电系统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上输电领域,特别是涉及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以其经济、灵活、高质的特点,得到了快速发展。柔性直流输电可以采用架空线、电缆以及两者的组合作为输电线路,跨海输电则必须采用海缆线路。
目前,当柔性直流输电过程中发生直流故障时,通过交流侧开关中断输电来控制直流侧故障电流,然而该操作会给柔性直流输电造成重大影响,因此,与常规直流输电系统相比,输电线路的可靠性显得更加重要突出。
传统技术中,直流海缆与陆上直流架空线连接时,一般采用电缆终端塔或户外电缆终端场的方式。然而,海边运行环境恶劣,对电气设备的耐污性能、抗风能力要求较高,一旦故障将影响柔直输电系统安全,传统技术的电缆终端塔或户外电缆终端场无法满足实际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直流海缆与陆上直流架空线因海边运行环境恶劣而易受损害、直流海缆输电系统稳定性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全户内直流海缆终端站,包括:终端站室、电缆沟、第一穿墙套管以及第二穿墙套管;
电缆沟位于终端站室的室内地下,电缆沟的第一端连通海底,第二端连通终端站室的室内;电缆沟用于接入直流海缆,以使得直流海缆进入终端站室的室内;
第一穿墙套管和第二穿墙套管贯穿终端站室的侧室壁,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一端和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一端位于终端站室的室内,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二端和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二端位于终端站室的室外;
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直流海缆的正极,第二端用于连接陆上直流架空线的正极;
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一端用于连接直流海缆的负极,第二端用于连接陆上直流架空线的负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位于终端站室室内的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
第一避雷器连接至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一端;
第二避雷器连接至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直流海缆的正极设置有第一海缆连接器,负极设置有第二海缆连接器;
直流海缆的正极经第一海缆连接器连接至第一穿墙套管的第一端;
直流海缆的负极经第二海缆连接器连接至第二穿墙套管的第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支撑架,第一避雷器和第二避雷器均位于第一支撑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支撑架,第一海缆连接器和第二海缆连接器均位于第二支撑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沟呈环形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吊环,吊环设置在终端站室的内室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悬挂装置,悬挂装置设置在终端站室的外室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悬挂装置包括导线悬挂装置和地线悬挂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4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