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饮品冲泡方法以及饮品冲泡壶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43028.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7455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不公告发明人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洪荣 |
主分类号: | A47J31/06 | 分类号: | A47J31/06;A47G19/14;A47G19/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饮品 冲泡 方法 以及 | ||
本发明涉及饮品冲泡方法以及饮品冲泡壶,通过向密闭的冲泡容器内排气或压缩气体,实现了以气压的方式将冲泡容器内部的水排出,其与重力自流式排水方式的区别为,不需要将冲泡容器设于壶体或储水容器液面的上方,实现了冲泡装置结构的精简以及高度的降低,其操作更为方便;同时,该种冲泡方法,可以使冲泡容器与储水容器内液体互通,即小体积的冲泡容器即可实现更大体积的饮品制作,排气隔离实现固液分离,其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冲泡固态饮品的饮品冲泡方法以及饮品冲泡壶。
背景技术
在日常的饮品冲泡中,如咖啡或茶的冲泡,为保持较好的口感,必须控制冲泡时间,及时完成固态饮品(如冲泡后的茶叶或咖啡粉等)和水的分离。
传统的冲泡装置,如茶叶冲泡装置,一般设置冲泡用的盖碗和储水用的公道碗,固态饮品在盖碗内冲泡,而后倾倒至公道碗内,实现茶水分离;该过程操作较为复杂,且效率较低。
针对该问题,现有技术有提供有盖碗和公道碗一体的冲泡装置,如公开号为CN2772362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泡茶器,泡茶器包括外壶、置于外壶内用于装茶叶的内杯和覆盖在内杯杯口的壶盖。内杯设于该外壶的开口部,且设于外壶的上端位置,内杯的底部设有一带阀的孔,壶盖上设有操控阀打开以及关闭的操作杆,以实现冲泡后固液分离。
然而,现有的冲泡装置,虽然较为简易的实现了固液分离,但是其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重力作用,使水下流分离,该种茶水分离的冲泡方法,导致内杯必须设置于储水的外壶液面上方,外壶必须支撑和抬高内杯,导致外壶高度较大,稳定性不足,存放不便且倒水等操作均较为困难,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饮品冲泡方法,以解决现有饮品冲泡,固液分离方法不够合理,分离装置使用不便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饮品冲泡方法,包括:
步骤S0,冲泡的步骤:打开冲泡容器,将固态的饮品置入冲泡容器;向冲泡容器内或盛装该冲泡容器的壶体内充入水,冲泡容器和壶体通过排水口双向导通;
步骤S1,排水的步骤:密闭饮品的冲泡容器;向饮品的冲泡容器内充入气体或由上至下压缩冲泡容器上部的气体,使冲泡容器内的水由冲泡容器底部的排水口排出,且固态的饮品留滞于冲泡容器内。
进一步的,还包括步骤S2,隔水的步骤:保持冲泡容器的密闭状态,以保持冲泡容器内部气压,阻止冲泡容器外部的水由排水口进入冲泡容器内。
其中,优选的技术方案是,在步骤S1中,冲泡容器的上方密封地设置有活塞筒,一活塞件可拆地设于该活塞筒内,以用于压缩冲泡容器上部的空气,并密闭冲泡容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饮品冲泡壶,其包括壶体以及设于壶体内的冲泡容器,该冲泡容器底部设排水口;以用于实现上述的饮品冲泡方法;该冲泡容器具有一能开启以及闭合的密封盖或活塞,用于盛装固态饮品,该壶体用于盛装由该冲泡容器排出的水。
本发明还提供另一种饮品冲泡壶,其包括一壶体、一冲泡内胆以及一单向的活塞组件;该壶体具有一壶口部,该冲泡内胆通过该壶口部设于该壶体内;该活塞组件设于该冲泡内胆的上部,以与该冲泡内胆配合形成一压缩机构,该冲泡内胆的底壁上设有一贯通的排水口;该冲泡内胆上还包括一控制阀,该控制阀设于该排水口处,其包括一被活动安装的止水件,该止水件被设于该冲泡内胆的外侧,且设于该排水口下方位置,并适配于该排水口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一内置件,该内置件活动地设于该冲泡内胆的内部,且通过一连接件连接至该止水件;该内置件和止水件之间的间隙大于冲泡内胆在排水口处的壁厚。
进一步的,该内置件为一过滤网,该止水件为一平板件,该平板件设于该排水口的下方,以用于覆盖该排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洪荣,未经王洪荣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30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量子点提纯方法
- 下一篇:基于服务器的加工设备误差补正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