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起旋微纳卫星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42623.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78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马卫华;卫宣伯;侯成刚;徐晨;王明明;罗建军;袁建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4G1/64 | 分类号: | B64G1/64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地址: | 71007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起旋微纳 卫星 分离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起旋微纳卫星分离装置,包括基板、针脚和用于对微纳卫星提供起旋动能的弹射装置;所述基板的拐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微纳卫星的支撑柱,针脚安装在微纳卫星的底部,两个弹射装置分别倾斜设置在基座的对角位置,且两个弹射装置相互平行,弹射装置的下端与基板连接;当接微纳卫星位于发射状态,针脚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柱的顶部,弹射装置的上端顶在针脚上,且弹射装置处于压缩状态。该分离装置提高了纳星卫星与母体分离的成功率,且分离装置适用于现有的纳星卫星及母星,具有较强的兼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间卫星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起旋微纳卫星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空间技术的飞速发展,空间系统在人类日常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当前空间技术的研究态势已经从探索、利用空间逐步拓展到探索、利用和控制空间,人造卫星尤其是人造微纳卫星的发展速度,近几年尤为迅速。
微纳卫星一般是在卫星发射升空后,从母星分离,现有的分离方法主要是采用簧片压缩,将本体与微纳卫星相连,利用簧片恢复形变的过程释放弹性势能,将微纳卫星与本体分离,簧片兼有供电功能。
随着航天科技迅速发展,人造卫星、空间站、航天飞机等航天器相继投入使用。但是,巨额的费用,昂贵的成本一直制约着航天科技的发展。据计算,发射一颗1000千克重的人造卫星,费用至少需1亿美元,商业运作促使航天科技必须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在此背景下,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微小卫星得到了迅速发展。
而许多微小卫星(尤其是微纳卫星如手机星)自身不携带动力系统,其运动姿态需要在与本体分离时由本体提供。因此需要设计一种用于将微小卫星从主体分离并赋予其旋转角速度的机械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起旋微纳卫星分离装置,提高微纳卫星与母体分离的成功率。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可起旋微纳卫星分离装置,包括基板、针脚和用于对微纳卫星提供起旋动能的弹射装置;
所述基板的拐角处分别设置有用于连接微纳卫星的支撑柱,针脚安装在微纳卫星的底部,两个弹射装置分别倾斜设置在基座的对角位置,且两个弹射装置相互平行,弹射装置的下端与基板连接;
当接微纳卫星位于发射状态,针脚的下端设置在支撑柱的顶部,弹射装置的上端顶在针脚上,且弹射装置处于压缩状态。
可选的,所述基板为矩形结构,弹射装置安装在基板的长边上。
可选的,所述弹射装置为弹簧。
可选的,所述弹簧的下端通过弹簧座安装在基板上,弹簧座上设置有斜面,弹簧的下端与弹簧座的斜面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弹簧座为直角三角形型结构,其水平面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柱,弹簧座通过连接柱安装在基板的安装孔中。
可选的,所述针脚包括脚钉和设置其顶部的固定柱,针脚通过固定柱安装在手机星的底部,脚钉的侧壁上设置有斜面,该斜面与弹簧座的斜面平行,弹簧的上端顶在脚钉的斜面上。
可选的,所述基座为框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工业大学,未经西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262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地面缆索捕捉式航天火箭部件缓冲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空间绳网及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