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冷冻畜肉储藏周期预测装置及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41009.5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129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 发明(设计)人: | 乔晓玲;王辉;李家鹏;田寒友;郭雅;王守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1N21/27 | 分类号: | G01N21/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王莹;李相雨 |
| 地址: | 10006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冻 储藏 周期 预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冻畜肉储藏周期预测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采集待测冷冻畜肉的初始测试图像,并采集若干种样品冷冻畜肉的初始样本图像;图像处理单元根据每一初始测试图像获取对应的测试均值、测试差值和测试方差,并根据每一初始样本图像获取对应的样本均值、样本差值和样本方差;数据处理单元根据每一初始样本图像对应的样本均值、样本差值、样本方差和每一初始样本图像的储藏周期,获取最佳预测模型;将每一初始测试图像对应的测试均值、测试差值和测试方差中的一种输入到最佳预测模型中,获取待测冷冻畜肉的储藏周期。本发明除样品解冻环节外,无人为参与,实现了自动采集、识别、提取、分析的快速智能化操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肉制品无损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冷冻畜肉储藏周期预测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冷冻储藏是现阶段我国储备肉及加工原料肉的主要储藏手段,可以在一定储藏周期内最大程度地抑制和减缓与畜肉腐败变质相关的生理生化反应。但随着冷冻储藏周期的延长,蛋白质氧化、脂肪氧化、微生物及冰晶的传热传质等因素导致的劣变效果叠加会大大降低冷冻畜肉的感官品质、食用品质及加工性能。
加之,近年来发生的“僵尸肉”和“过期肉”事件,加剧了企业和民众对于冷冻畜肉储藏时间的质疑及食用安全性的担忧。
众所周知,储藏时间的延长不仅会导致冷冻畜肉品质劣变及食用安全性下降,还会对交易价格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国家标准和相关部委文件对加工原料肉和应急储备肉都有明确的冷冻储藏周期要求。
而目前对于储藏周期的判断主要是对肉色褐变、干耗、蛋白质腐败和脂肪酸败产生的气味等品质劣变的程度进行感官评定,或采用针对性较强的理化指标检测来进行判断。
但对于畜肉样品的检测是基于改变整块冷冻畜肉冻结状态并破坏样品完整性的基础上进行的,检测结果在解冻和检测过程中多重因素的干扰下,极易受到认知水平、主观差异及操作熟练程度的影响而造成误判,常规感官评定、理化指标检测法和挥发性有机物检测法已经无法满足大宗交易和批量检验对评估效费比的需求,因此急需开发一种不破坏样品完整性、不改变样品整体状态、采样全面、操作简便快捷、目标物针对性强且运行成本较低的预测系统及方法,以避免以上所述不足。
发明内容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冻畜肉储藏周期预测装置及方法。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冷冻畜肉储藏周期预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单元、图像处理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待测冷冻畜肉若干个角度的初始测试图像,并采集若干种样品冷冻畜肉若干个角度的初始样本图像;
所述图像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一初始测试图像获取所述待测冷冻畜肉对应的测试均值、测试差值和测试方差,所述待测冷冻畜肉对应的测试均值为所有初始测试图像对应的归一化颜色特征分量的均值,所述待测冷冻畜肉对应的测试差值为所有初始测试图像对应的归一化颜色特征分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所述待测冷冻畜肉对应的测试方差为所述任一初始测试图像归一化颜色特征分量的方差;
并根据每一初始样本图像获取每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样本均值、样本差值和样本方差,对于任一样品冷冻畜肉,所述任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样本均值为所述任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所有初始样本图像归一化颜色特征分量的均值,所述任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测试差值为所述任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所有初始样本图像归一化颜色特征分量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所述任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测试方差为所述任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所有初始样本图像归一化颜色特征分量的方差;
所述数据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每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样本均值和每一初始样本图像的储藏周期,获取第一预测模型,根据每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样本差值和每一初始样本图像的储藏周期,获取第二预测模型,根据每一样品冷冻畜肉对应的样本方差和每一初始样本图像的储藏周期,获取第三预测模型,从所述第一预测模型、所述第二预测模型和所述第三预测模型中选择一个作为最优预测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4100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