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定性定量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38900.3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522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贾梦虹;吴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28 | 分类号: | G01N1/28;G01N30/06;G01N21/3563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000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粘结 材料 定性 定量 方法 | ||
一种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提供锂电池负极样品;(2)将锂电池负极样品进行加热处理;(3)粉碎;(4)加入混合溶剂;(5)超声处理,过滤,收集滤液;(6)将滤液中的有机溶剂蒸干,加入氯化钠;(7)加入剩余滤液体积的10‑30%的四氢呋喃;(8)分液;(9)将水相蒸干,得到第一固体;将有机相蒸干,得到第二固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分析方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定性定量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开发新能源产业,锂离子电池产业也是其中之一。由于锂离子电池具有高容量、高电压平台、安全性能好、循环寿命长、绿色无污染等重要优点,使其在便携式电子3C设备、纯电动汽车、船舶、空间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物流、国防军工等多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成为近10年及未来一段时间广为关注的新能源领域研究热点。目前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已提出了电动车发展方向、主要任务、战略目标及相关配套政策措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正面临巨大的历史机遇;因而锂离子电池中不可缺失的负极材料,同样拥有不可估量的光明前景。负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对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负极材料作为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核心材料之一,对新能源汽车的最终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性能负极材料的研究成为当前锂离子动力电池最为活跃的板块之一。
锂电池负极电极是通过将活物质、粘结剂、导电剂等做成一致性良好的浆料涂覆在铜箔上,以此来提高材料与基材的结合力和电化学性能。对于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的分析目前来说是技术空白。而前处理过程更是整个分析方法中的重要一环。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的前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锂电池负极样品;
(2)将锂电池负极样品进行加热处理;
(3)粉碎;
(4)加入混合溶剂;
(5)超声处理,过滤,收集滤液;
(6)将滤液中的有机溶剂蒸干,加入氯化钠;
(7)加入剩余滤液体积的10-30%的四氢呋喃;
(8)分液;
(9)将水相蒸干,得到第一固体;将有机相蒸干,得到第二固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为丁苯橡胶胶粘剂和羧甲基纤维素钠。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锂电池负极样品为石墨电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加热时间为30-60min。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处理的加热温度为180-2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溶剂为四氢呋喃和水的混合溶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混合溶剂中四氢呋喃和水的体积比为1:0.5-1.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氯化钠的重量与滤液体积的比例为30g:100mL。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锂电池负极粘结材料定性定量方法,包含如上所述的前处理方法。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将盐酸加入到第一固体中,用二氯甲烷萃取后,用HPLC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将第二固体用热重-红外进行检测。
具体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限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以及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的含义。当存在矛盾时,以本说明书中的定义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谱化工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890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