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阻燃剂微胶囊及由其制备得到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8736.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67914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李山剑;宋刚;怀宝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K9/10 | 分类号: | C08K9/10;C08K3/22;C08L51/06;C08L2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韦东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微胶囊 阻燃剂 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 电缆料 硅烷交联 物理包 包覆 制备 硅烷交联聚烯烃 复杂因素影响 微胶囊化处理 无机阻燃剂 反应条件 加工性能 聚合反应 温度可控 制备硅烷 分散性 相容性 交联 囊材 囊芯 电缆 橡胶 | ||
本发明提供阻燃剂微胶囊、含该阻燃剂微胶囊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制备方法。本发明以无机阻燃剂为囊芯,选用橡胶为囊材,对阻燃剂进行物理包覆的微胶囊化处理,并采用所述微胶囊制备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采用物理包覆法对阻燃剂进行微胶囊处理,处理过程中不涉及聚合反应,包覆过程不受反应条件等复杂因素影响,包覆效果温度可控,并且操作步骤简单。本发明的阻燃剂微胶囊具有改善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够改善硅烷交联聚烯烃电缆料的加工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阻燃剂和阻燃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橡胶包覆无机阻燃剂的阻燃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以及一种含有该阻燃剂微胶囊的硅烷交联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为减少电线电缆老化和过载使用等引起的火灾,阻燃电线电缆使用量越来越多,而低烟无卤阻燃电线电缆由于具备环保、低烟、阻燃等优越的性能,使之成为今后阻燃电线电缆领域的热点和难点。
聚乙烯交联主要分为物理交联和化学交联两大类。物理交联也称为辐照交联,一般适用于绝缘厚度较薄的低压电缆,而且存在投资额大、操作不便等缺点。化学交联一般分为过氧化物交联和硅烷接枝交联两种。化学交联方法比辐照交联工艺简单,操作安全。过氧化物交联聚乙烯也存在一些缺点:加工过程难以控制,容易出现早期固化现象;交联是在熔点或熔点附近发生,聚乙烯容易软化变形,成型以后需要连续的固化装置,工艺过程复杂。
有关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电缆料的专利有CN103013021A一种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制备方法和CN1923879A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生产工艺。CN103013021A中介绍的是一种具有改善的聚烯烃电缆料制备方法、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和阻燃剂分散性、适合生产电子线和传输线等软电缆类产品的硅烷交联的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CN1923879A中介绍的是一种二步法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生产工艺。
传统的两步法制造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有如下缺点:原材料在挤出机的熔融接枝过程中,阻燃剂固体粉末致使物料流动性差,双螺杆剪切摩擦生热严重。温度过高会使副反应加剧,挤出困难,极易造成接枝熔体早期固化交联,造成的损失巨大。
因此,本领域仍然需要一种具有改善的分散性和相容性并能够改善硅烷交联聚烯烃电缆料的加工性能的阻燃剂以及一种具有改善的加工性能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制备技术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改善挤出过程中的加工性能,提供一种液体乙丙橡胶包覆氢氧化铝的阻燃剂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改善的加工性能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在于获得一种具有改善的加工性能的硅烷交联低烟无卤阻燃聚烯烃电缆料及其制备方法。
具体而言,本发明提供一种阻燃剂微胶囊,所述阻燃剂微胶囊为橡胶包覆的无机阻燃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橡胶为液体乙丙橡胶、丁基橡胶或其组合;优选地,所述液体乙丙橡胶选自液体三元乙丙橡胶、液体二元乙丙橡胶或其组合。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橡胶为液体三元乙丙橡胶。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阻燃剂选自氢氧化铝、氢氧化镁或其组合;优选为氢氧化铝。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橡胶与无机阻燃剂的重量比为10-50:100,优选为20-40:100,更优选为30-40:100。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方案中,所述无机阻燃剂的平均粒径≤800目,优选在1000-5000目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至正道化高分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873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