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气味清香、仿植绒效果的ABS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8638.2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60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杨延俊;周楠婷;张锴;蔡青;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5/02 | 分类号: | C08L55/02;C08L9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胡永宏 |
地址: | 201703 上海市青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制备 绿茶粉 气味清香 天然绿茶 植绒效果 清香味 改性 表面钝化处理 复合材料制备 配色 功能母粒 力学性能 绿茶粉末 复合材料 斑点 抗氧剂 浅颜色 深绿色 填充剂 相容性 米色 植绒 绿茶 零部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气味清香、仿植绒效果的ABS复合材料以及制备方法,该ABS复合材料主要由改性绿茶粉功能母粒10~20份、ABS树脂75~88份、抗氧剂等助剂2~5份组成。通过对天然绿茶粉末进行表面钝化处理改性有效的提升了绿茶粉末与ABS树脂的相容性,使得所制备的ABS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绿茶粉本身具备天然绿茶的清香味,使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零部件具有绿茶清香味。此外由于采用深绿色的绿茶粉作为填充剂使得由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经配色处理后所制备的米色或灰色等浅颜色零件的表面出现很多深色小斑点,具有类似植绒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功能性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气味清香、仿植绒效果的ABS功能母粒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属于聚烯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ABS树脂(聚苯乙烯-丁二烯-丙烯腈)因其优异的机械和成型加工性能等特点,近年来在汽车行业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汽车内饰件,如仪表板、门板、立柱等系统的中的装饰部件。但是由于ABS树脂本身气味较差,再加上高温降解,导致由其经高温成型工艺制备成汽车零部件气味较差,已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消费者需求。
目前针对车用ABS材料的低气味研究,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已有大量研究。目前主要通过以下方法实现:其一,通过改善复合材料的加工制备工艺来降低材料的气味强度,而对气味类型如高聚物的塑胶味、溶剂味并无改善作用,如专利:CN201310666768.8,以高熔体发泡PP为载体的水母粒作为气提剂,可以有效去除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挥发性小分子和有机化合物,所制备的ABS组合物具有低气味、低散发的特性,可以满足汽车内饰件的要求。其二,通过添加一些香味剂来改善材料的低气味低散发效果,如专利:CN201611242247.X公开了一种香味型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来弱化高分子材料本身所带有的塑料、焦糊等难闻的气味,从而提高复合材料的可接受度,所使用的香味剂味水果或植物提取物,分子量低所制备的材料香味持久性较弱。针对环境友好可再生材料,近两年生物填充材料也开始快速发展,如木粉、麻纤维等植物纤维填充材料,如专利:CN201711430954.6公开了一种低气味、仿植绒效果的木粉填充改性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由超细天然绿茶粉末经有机硅氧烷表面处理后与基体树脂制备成改性母粒,然后将该改性功能母粒与ABS树脂、助剂等共混挤出制备而来。通过对天然绿茶粉末进行表面钝化处理改性有效的提升了绿茶粉末与ABS树脂的相容性,对改善由于单独添加未改性绿茶粉带来的冲击韧性损失具有极大的改善作用,所制备的改性ABS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同时由于绿茶粉末本身具备天然绿茶清香味使用该复合材料制备的零部件具有绿茶清香味。此外由于采用深绿色的绿茶粉作为填充剂使得由其制备的复合材料经配色处理后所制备的米色或灰色等浅颜色零件的表面出现很多深色小斑点,具有类似植绒的效果。
为达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气味清香、仿植绒效果的ABS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由下列按照重量份计的原料制备而成:
ABS树脂:75~87份;
改性绿茶粉母粒:10~20份;
助剂:3~5份;
所述的改性绿茶粉母粒由下列成分按照重量份数制备而成:
改性绿茶粉:70~80份;
ABS树脂:18~28份;
助剂:2~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ABS树脂为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物,制备方法优选本体法制备的低气味、低散发ABS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普利特复合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重庆普利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海普利特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86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散热电视机塑料外壳用ABS合金材料
- 下一篇:一种改性聚甲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