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38347.3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800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 发明(设计)人: | 祖国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青春塘健康产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23F3/14 | 分类号: | A23F3/14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方琦 |
| 地址: | 236800 安徽省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神 醒酒 生产工艺 祁门红茶 保健茶 酸枣仁 桑叶 葛根 袋泡茶 无毒副作用 重量份比 茉莉花 分装 玫瑰 食用 生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各原料组分按重量份比为酸枣仁800‑1300、葛根800‑1300、平阴玫瑰700‑1100、黄山毛峰400‑800、祁门红茶400‑800、桑叶300‑600、茉莉花200‑400,其生产工艺是将酸枣仁、葛根、黄山毛峰、祁门红茶、桑叶混合后,再经过干燥、分装成袋泡茶;本发明所生产醒酒安神茶具有醒酒、安神作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且生产工艺简单、科学,保持了各组分内有效成分的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健茶饮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日趋多样化,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使人们多数都处在疲劳和亚健康状态,三高人群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身心亚健康已对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威胁,引起国家及社会的广泛关注,WHO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表明,全世界真正健康的人口只占5%,亚健康人口占 75%,其余为疾病状态。
生活和工作的压力也使人们不得不加强对自身健康状况的关注,令人们更加注重养生,因此对于保健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我国为饮茶大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其作为中国最传统的饮用品,其各种保健功效,不断的被发掘,由于其方便使用,成为最受欢迎的保健品,因此各种保健功能茶出现在市场上,虽种类繁多,但效果亦是良莠不齐。
葛根甘、辛,凉,有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之功,常用于表证发热,项背强痛,麻疹不透,热病口渴,阴虚消渴,热泻热痢,脾虚泄泻;酸枣仁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敛汗,生津之功效,常用于虚烦不眠,惊悸多梦,体虚多汗,津伤口渴。本发明利用以上原料经优化调配,并加入玫瑰花和茉莉花,得到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经开水冲泡后,嫩香持久,滋味醇浓鲜爽,令人喝得酣畅,沁人心脾,以满足当前市场对保健茶饮品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及其生产工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酸枣仁800-1300份、葛根800-1300份、平阴玫瑰700-1100份、黄山毛峰400-800份、祁门红茶400-800份、桑叶300-600份、茉莉花200-400份。
优选的,所述的醒酒安神保健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酸枣仁1000份、葛根1000份、平阴玫瑰800份、黄山毛峰500份、祁门红茶500份、桑叶400份、茉莉花300份。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醒酒安神保健茶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1)按原料不同进行人工分拣,挑选出可用原料待粉碎;
(2)按照原料使用要求进行0.2mm-0.4mm规格粉碎,粉碎过后经75℃微波干燥灭菌;
(3)将处理好的原料,放进原料成品库并做好原料记录,等待送入混料车间,最后进行三角茶包制袋即可。
所述步骤3中在制成三角茶包前,需要根据每种原料的不同配料规格,进行机器混合,并将混合好的原料,放进机器进料斗并调试克数,加工成三角包即可。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通过将各种保健中草药与茉莉花、祁门红茶、玫瑰花、黄山毛峰混合,丰富了酸枣仁和葛根的口感,还增强了保健价值,其中酸枣仁可以解郁安神,玫瑰花可以美白,提高保健价值,本发明所生产醒酒安神茶具有醒酒、安神作用,无毒副作用,可长期食用,且生产工艺简单、科学,保持了各组分内有效成分的活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的实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青春塘健康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青春塘健康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83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