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37638.0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679029A 公开(公告)日: 2019-04-26
发明(设计)人: 汪莘杰 申请(专利权)人: 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8F265/10 分类号: C08F265/10;C08F220/06;C08F222/38;B01J13/14
代理公司: 江苏舜点律师事务所 32319 代理人: 徐旭栋
地址: 210047 江苏省***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光度 双重刺激响应性 智能聚合物微囊 氨水 纤维素 脯氨酸 盐溶液 引发剂 藻酸盐 制备 刺激响应性聚合物 多羟基链烷酸酯 四甲基乙二胺 聚合物微囊 去离子水 室温条件 聚合物 交联剂 重量份 静止
【说明书】: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微囊技术领域,尤其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光度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单体45‑55份、PH值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单体45‑55份、去离子水140‑160份、脯氨酸5‑8份、氨水1‑3份、纤维素3‑5份、引发剂0.3‑0.5份、盐溶液3‑8份、透皮EGF 0.003‑0.008份、藻酸盐3‑10份、多羟基链烷酸酯1‑3份、四甲基乙二胺1‑3份,在室温条件下,再加入脯氨酸、氨水、纤维素、交联剂、引发剂、盐溶液、透皮EGF、藻酸盐,再进行静止反应45‑50min。本发明设计合理,成分合理,方法合理,适合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微囊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对于药物的负载与释放体系,国内外的研究者们一直都在寻找一种可以将药物直接送达人体内病灶部位,而不会对人体其他部位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输送系统(DrugDelivery System,DDS)。自1978年Tanaka等人发现水凝胶的尺寸越小,达到溶胀或收缩平衡的时间就越短后,能对温度、pH值等环境因素作出刺激响应且粒径尺度在微米级或纳米级的智能微凝胶就成为炙手可热的研究宠儿,如在1986年,加拿大的Pelton就率先报道了智能微凝胶的研制,开启了智能微凝胶的研究热潮。智能微凝胶中研究得最多的就是温度刺激响应性微凝胶,例如中国专利No.1212342C和No.1275999C,以及美国专利No.2004156906的报道。但是他们都不可避免地使用了司盘(Span)和吐温(Tween)等乳化剂,并以甲苯等有毒有机物作溶剂,这些有害物的使用使得制备工艺中必须包含多次的水洗分离等步骤,成本较高。而部分研究者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法后,有效地改善了制备环境,但是得到的微凝胶收缩比较小,粒径较大,且稳定性差(如文献:Polymer Intemational,2005,54:83, Materials Letters,2004,58:3400)。除温度刺激响应性微凝胶外,pH、光或特定离子识别等刺激响应性微凝胶的研究也取得较大进展。由于人体生理环境非常复杂,这种单一刺激响应性微凝胶的应用受到较大限制,可以同时对多重刺激产生响应的智能微凝胶的研究近年来受到高度关注,其中研究得最多的是温度与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微凝胶,这是由于温度和pH值是人体环境中最常见也最易发生变化的环境条件。

现有的智能聚合物微囊不具备修复功能,而透皮EGF的修复效果非常好,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光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光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光度和pH值双重刺激响应性智能聚合物微囊,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光度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单体45-55份、PH值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单体45-55份、去离子水140-160份、脯氨酸5-8份、氨水1-3份、纤维素3-5份、交联剂0.2-0.4份、引发剂0.3-0.5份、盐溶液3-8份、透皮EGF 0.003-0.008份、藻酸盐3-10份、多羟基链烷酸酯1-3份、四甲基乙二胺1-3份。

优选的,所述光度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单体为异丙基丙烯酰胺和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共聚物,并在丙烯酰氧基琥珀酰亚胺的侧基上键合生色团32氨基丙氧基偶氮苯,自由基共聚合方法,将侧链含偶氮苯基的丙烯酰胺基偶氮苯单体(AAAB)与丙烯酸(AA)共聚合成了一种新型功能高分子P(AA2co2AAAB),使聚合物结构内在具备偶氮生色团的同时也具有亲水性的羧基。

优选的,所述PH值刺激响应性聚合物的单体为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

优选的,所述交联剂为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

优选的,所述所述引发剂为过氧化苯甲醛、偶氮二异丁腈、过硫酸钾-亚硫酸钠中的一种。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正农用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76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