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剥离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801.1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4904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元明;付志朋;张初银;吴震;张兵;金美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66 | 分类号: | C08G18/66;C08G18/10;C08G18/32;C08G18/48;C08G18/50;C08J9/08;D06N3/00;D06N3/14;C08G10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金盛协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42 | 代理人: | 罗大忱 |
地址: | 325200 浙江省温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剥离 革用无 溶剂 聚氨酯 树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剥离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的高剥离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和树脂B组分,树脂A组分和树脂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50‑100,树脂A组分含有官能度为2‑3聚醚多元醇和聚醚胺,树脂B组分含有异氰酸酯,所述的异氰酸酯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异氰酸酯的混合物。本发明可用于制备无溶剂合成革,提高了无溶剂发泡层与水性面层的剥离负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近几年,无溶剂聚氨酯革用树脂在市场上不断发展壮大,产品种类逐渐丰富。运用无溶剂树脂制备合成革,不使用有机溶剂,无工艺废渣,且挥发性有机物残留量少,市场认可度高。在2006年,US20060083929A1公开无溶剂聚氨酯生产方法和无溶剂合成革的生产方法。中国专利文件或专利申请文件CN201410797159.0、CN201510443390.4、CN201510554905.8、CN201510634193.0、CN201510710090.8、CN201610464625.2、CN201711068852.4也公开了使用水性聚氨酯树脂作为面层,无溶剂聚氨酯树脂作为发泡层/粘接层,实现环保型合成革制备的技术。但上述技术使用的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制成的发泡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制成的面层在贴合时,仅发生物理共价键作用力,存在粘接不牢,面层与发泡层容易分离,导致剥离负荷差,应用受限。主要原因在于水性树脂合成时需要引入亲水基团,一般为羧酸基团,有些少量为磺酸基团。羧酸和磺酸的酸性会降低水性面层上无溶剂树脂的固化反应速度,影响水性面层与无溶剂发泡层的粘接性,另外,羧酸会与无溶剂树脂中的部分异氰酸酯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面层和发泡层之间形成空气阻隔,进一步降低粘接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剥离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所述的高剥离革用无溶剂聚氨酯树脂,包含树脂A组分和树脂B组分,所述的树脂A组分和树脂B组分的质量比为100:50-100,所述的树脂A组分含有官能度为2-3聚醚多元醇和聚醚胺,所述树脂B组分含有异氰酸酯,所述的异氰酸酯为芳香族异氰酸酯和脂肪族异氰酸酯的混合物。
优选的,所述树脂A组分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所述聚醚多元醇A的官能度为2-3,数均分子量为2000-8000;优选的为2官能度和3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混合物,所述2官能度和3官能度聚醚多元醇的质量比为4:6-7:3。
所述聚醚多元醇A以乙二醇、二乙二醇、二丙二醇、甘油、三羟甲基丙烷、乙醇胺、二乙醇胺、三乙醇胺中的一种以上为起始剂,与环氧乙烷和/或环氧丙烷聚合而成;
所述聚醚胺为聚醚胺是主链为聚醚结构,两端含氨基的化合物,所述聚醚胺的数均分子量为600-5000,官能度为2-3;优选的为2官能度和3官能度聚醚胺的混合物,所述2官能度聚醚胺和3官能度聚醚胺的质量比为4:1-9:1。
所述扩链剂为乙二醇、二乙二醇、1,4-丁二醇、1,6-己二醇、1,3-丙二醇、3-甲基-1,5-戊二醇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流平剂为改性聚硅氧烷BYK-354、BYK-9565,BYK-354,BYK-3550,BYK-320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发泡剂为水;
所述消泡剂为聚醚改性硅氧烷BYK-A 525、BYK-066N、BYK-530、BYK-A 535、BYK-088、BYK-1794中的一种以上;
所述树脂B组分由如下质量份的组分组成:
异氰酸酯 30-60份;
聚醚多元醇B 40-7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华峰合成树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80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