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rGO/MoS2/SnO2复合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163.3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96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邵红云;符浩;王丽伟;吴琪;王英辉;余克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7/051 | 分类号: | B01J27/051;B01J35/10;G01N27/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66 | 代理人: | 韦剑思;黄启行 |
地址: | 530004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敏材料 制备 放入 水中 离子 烘箱 退火 形貌 复合 三明治结构 高速搅拌 冷却干燥 离心清洗 离心收集 气敏性能 最终产物 创新性 反应釜 石墨烯 再冷却 钼酸铵 烘干 超声 称取 硫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GO/MoS2/SnO2复合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一、称取一定量的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超声得到第一组产物;二、第一组产物中加入钼酸铵和硫脲进行搅拌,得到第二组产物;三、将第二组产物放入反应釜中,放入烘箱设定温度下保持,再冷却至室温进行离心清洗,收集冷却干燥得到第三组产物;四、将第三组产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的同时逐滴加入一定浓度的SnCl4溶液后静置得到第四组产物;五、将第四组产物离心收集,烘干,在N2气氛中进行退火得到最终产物。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性比较强,产物的结构和形貌具有很强的创新性,这种特殊的三明治结构,极大地提高了气敏材料的比表面积,显著改善其气敏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复合气敏材料开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rGO/MoS2/SnO2复合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纳米科技的发展极大地推动功能材料的开发及应用。纳米材料结构体系具有比表面积大,结构开放的优势,故而在气敏材料领域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纳米材料的尺寸、形貌和组分都会极大地影响其性质,从而影响其应用前景。目前为止,研究者已经通过很多物理和化学方法,将纳米材料从零维、一维,开始向多维发展,形成很多丰富的形貌,同时,纳米组分的调制也引起了研究者极大的兴趣,成为纳米材料研究的新热点。纳米气敏材料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引起敏感材料的电化学性能发生变化,通过这些电信号的变化而达到对目标气体检测。而纳米多级结构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提供更多的活性吸附位点,会表现出比一些常规的气敏材料更优异的气敏性能。所以制备多组分、较大比表面积的气敏材料将是今后研究的关键方向。
石墨烯GO具有比表面积大、力学性能突出、电导率高、热性能优异,将其作为纳米导体填充物对气敏材料进行功能化,有望得到高性能或具有特定功能的石墨烯基纳米复合材料,从而进一步扩大其应用范围。
因此,我们需寻找一种可将石墨烯、MoS2和传统金属氧化物制备复合气敏材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可将rGO、MoS2与SnO2结合制备三明治结构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且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操作可行性强。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rGO/MoS2/SnO2复合气敏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石墨烯分散在去离子水中,搅拌,超声得到第一组产物;
(2)将步骤(1)中的第一组产物继续加入钼酸铵和硫脲进行搅拌混合,得到第二组产物;
(3)将步骤(2)中的第二组产物放入反应釜中,在一定温度下水热反应一定时间后,待冷却至室温进行离心清洗、烘干后得到第三组产物;
(4)将步骤(3)中的第三组产物分散于去离子水中,高速搅拌之后逐滴加入一定量SnCl4溶液搅拌后静置得到第四组产物;
(5)将步骤(4)中的第四组产物离心收集,烘干,在氮气氛围中进行退火。
进一步地,在步骤(1)中,所述石墨烯的量为10~30mg,所述去离子水的量为20~40ml,所述搅拌时间为20~40min,超声时间为5~15min。
进一步地,在步骤(2)中,所述钼酸铵的含量为0.2~1mmol,硫脲的含量为10~15mmol。
进一步地,在步骤(3)中,所述水热反应是将第二组产物置于反应釜中,加压升温并持续搅拌使第二组产物内部物质进行反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大学,未经广西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1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