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121.X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063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3 |
发明(设计)人: | 刘媛;薛波;董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赛福纳米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1/05 | 分类号: | C22C1/05;B22F1/02;B82Y40/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范晴 |
地址: | 221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纳米管 石墨烯复合材料 镀银 粉体 压实 碳材料 制备 脉冲电流 真空条件 石墨烯 热解 银盐 加热 表面形成纳米 化学稳定性 纳米银镀层 耐高温电极 导热性能 惰性气体 混合浆料 先进材料 银盐溶液 抽真空 高纯度 银颗粒 自加热 吹扫 制取 | ||
一种先进材料技术领域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分散于银盐溶液中制成混合浆料,之后干燥制成粉体,再压实;将压实后的粉体与一对耐高温电极连接后再抽真空,使压实后的粉体处于真空条件下;于真空条件下通入脉冲电流,加热压实后的粉体至银盐热解,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表面形成纳米银颗粒;通惰性气体吹扫杂质并降温,完成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本发明利用碳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及化学稳定性,通过脉冲电流实现碳材料自加热,从而对混合在碳材料中的银盐加热使其热解形成纳米银镀层,高效制取高纯度的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先进材料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结合了纳米银与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协同优势,具有小尺寸效应、量子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和宏观量子隧道效应,集抗菌、催化、导电、导热等性能于一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化学镀是制备纳米银复合碳纳米管材料的常用方法,但是该方法需要采用氧化、敏化、活化工艺对碳纳米管进行预处理,改善碳纳米管的活化能力,还需要调整镀液成分、温度、pH值,过程复杂耗时,废水污染处理成本高,产品质量控制难。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利用碳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及化学稳定性,通过脉冲电流实现碳材料自加热,对混合在碳材料中的银盐加热使其热解形成纳米银镀层,高效制取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
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分散于银盐溶液中制成混合浆料,之后干燥制成粉体,再压实;
将压实后的粉体与一对耐高温电极连接后再抽真空,使压实后的粉体处于真空条件下;
于真空条件下通入脉冲电流,加热压实后的粉体至银盐热解,在碳纳米管和石墨烯表面形成纳米银颗粒;
通惰性气体吹扫杂质并降温,完成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所述银盐为乙酸银、硝酸银、硫酸银中任意一种。
所述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中银与碳的摩尔比是0.5-5.0:1.0。
所述脉冲电流为5mA-50A,脉冲时间为0.5-5s。
所述银盐热解的温度为200-500℃。
所述碳纳米管与石墨烯的重量比为1:0.1-1。
技术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碳材料良好的导热性能及化学稳定性,通过脉冲电流实现碳材料自加热(Q=I2Rt),对混合在碳材料中的银盐加热使其热解形成纳米银镀层,高效制取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晶须状多壁碳纳米管的SEM照片;
图2为实施例1中镀银碳纳米管-石墨烯复合材料的SEM照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包括:
将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分散于银盐溶液中制成混合浆料,之后干燥制成粉体,再压实;
将压实后的粉体与一对耐高温电极连接后再抽真空,使压实后的粉体处于真空条件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赛福纳米科技(徐州)有限公司,未经赛福纳米科技(徐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12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烧结钐钴磁体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细粒度金刚石聚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