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6070.0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武立伟;赵江山;陈海彬;姜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10 | 分类号: | G01N3/10;G01N3/02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高志海 |
地址: | 063210 河北省唐山***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反力 底座 侧向限位装置 固定机构 框架结构 实验台座 力加载系统 测量系统 固定立杆 抗震性能 反力墙 加载 竖向 水平力加载装置 位移传感器 侧向偏移 底座两端 加载试验 框架抗震 试验装置 性能试验 有效控制 外端 对称 | ||
1.一种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包括长方形的实验台座,其特征在于:实验台座上设有自反力底座,实验台座的一端设有与自反力底座相对应的反力墙;自反力底座的上方设有底部固定机构,自反力底座两端的外侧分别设有端面固定机构;底部固定机构的上方设有竖向力加载系统;反力墙的内侧设有与竖向力加载系统相对应的水平力加载装置;自反力底座的前、后侧分别对称设有侧向限位装置;自反力底座的外端设有测量系统,测量系统包括固定立杆,位移传感器安装在固定立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反力底座是条形的钢板,自反力底座置于实验台座的横向中心线上,自反力底座与实验台座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底部固定机构包括多组固定组件,每组固定组件包括压梁和压杆,压梁为长方形的焊接构件,压梁的两端设有连接孔,压杆的上端穿过压梁的连接孔并与压梁固接,压杆的下端与实验台座固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端面固定机构包括固定架、端面反力座、千斤顶和垫板,固定架为三角形的焊接构件,固定架的水平部与实验台座固接,固定架的垂直部的内侧与端面反力座固接,端面反力座为矩形的焊接构件,端面反力座的内侧安装螺旋千斤顶,螺旋千斤顶的内端设有垫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竖向力加载系统包括均匀布置的三组竖向力加载机构,每组竖向力加载机构包括液压千斤顶、自反力加载头、自反力底座、自反力连接杆和连接铰链;自反力连接杆的下端通过连接铰链与自反力底座连接,自反力连接杆的上端与自反力加载头固接,自反力加载头是焊接构件,自反力加载头的下表面设有液压千斤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水平力加载装置包括MTS作动器、前水平连接件、后水平连接件和水平连接杆,MTS作动器的外端通过MTS底座与反力墙固接,MTS作动器的内端与前水平连接件的一端固接,前水平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水平连接杆与后水平连接件固接,前水平连接件和后水平连接件是焊接构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侧向限位装置包括反力架、第一固定横梁、齿条千斤顶、滚轴、千斤顶水平连接件和第二固定横梁,反力架为焊接构件,反力架的下端与实验台座固接,反力架分别位于自反力底座的前端、中部和后端,反力架的中部和上部分别安装水平的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的内侧分别安装水平的齿条千斤顶,齿条千斤顶的尾端与分别与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固接,齿条千斤顶为多个均匀布置,齿条千斤顶的前端设有滚轴,千斤顶水平连接件分别与齿条千斤顶固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齿条千斤顶的前端为U形结构,滚轴置于该U形结构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移传感器是高精度拉线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的一端固定于固定立杆上,位移传感器的另一端固定于试件测点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足尺框架结构抗震性能加载及其侧向限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自反力底座的两侧分别对称设有三角形的固定支架,固定支架的底部与实验台座固接,每侧的两个固定支架的上部分别与同侧的第一固定横梁固定连接,两侧相对的固定支架的中部通过型钢保护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理工大学,未经华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070.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岩体的力学行为和渗流特性原位测试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电液式压力试验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