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6039.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350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15 |
发明(设计)人: | 杨现锋;贺庆龙;周哲;徐协文;关志恒;刘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28B1/00 | 分类号: | B28B1/00;B28B17/00;B33Y30/00;B33Y50/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迎硕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12 | 代理人: | 吕良;张群峰 |
地址: | 410004 湖南***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陶瓷 打印 成型 设备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包括: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平台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所述打印平台在外力作用沿Z轴方向移动;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的喷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部且与所述打印平台相应设置,所述供料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在XY轴所在平面内移动,用于逐层在所述打印平台上打印原料;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用于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压;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平台相连,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向所述供料机构和所述打印平台提供驱动力。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打印的材料层之间的熔合度,提高了打印制品的自身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形法”。
熔融沉积成型是3D打印的一种工艺,其原理是:喷头在计算机控制下作X-Y联动及Z向运动,丝材在喷头中被加热到温度略高于其熔点,通过带有一个微细喷嘴的喷头挤喷出来。热熔性材料的温度始终稍高于固化温度,而成型的部分温度稍低于固化温度。热熔性材料挤喷出喷嘴后,随即与前一个层面熔结在一起。一个层面沉积完成后,工作台按预定的增量下降一个层的厚度,再继续熔喷沉积,直至完成整个实体零件。
现有的3D打印机打印出的陶瓷坯体层与层之间不够紧实,融合度不高,因此需要解决此类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能够打印成型陶瓷坯体,打印出的制品结构紧实,强度高,层与层之间的融合度较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包括:
支撑平台,所述支撑平台的内部形成有真空腔室;
打印平台,所述打印平台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所述打印平台在外力作用沿Z轴方向移动;
供料机构,所述供料机构的喷嘴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部且与所述打印平台相应设置,所述供料机构在外力作用下在XY轴所在平面内移动,用于逐层在所述打印平台上打印原料;
加压机构,所述加压机构设置在所述真空腔室内,用于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压;
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支撑平台相连,且所述第一驱动机构用于向所述供料机构和所述打印平台提供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其进行加压,能够有效提高打印出的陶瓷坯体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性,提高陶瓷坯体的致密毒,提高层与层之间的融合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陶瓷坯体3D打印成型设备还包括:
加热装置,所述加热机构设置在真空腔室内,以从打印第二层开始直至打印结束,在打印当前层的同时,对当前层的下一层材料进行激光加热。通过对下层进行加热,能够使得当前层与下一层更好地融合,进一步提高打印出的陶瓷坯体层与层之间的结合性。
可选地,所述供料机构通过CoreXY结构在XY轴所在平面内移动,其包括:
料筒,所述料筒的一端形成有喷嘴,另一端设置有进料口;
螺杆,所述螺杆设置在所述料筒内部;
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螺杆相连,并带动所述螺杆在所述料筒内旋转以将所述原料在所述喷嘴挤出。
可选地,所述供料机构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理工大学,未经长沙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6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陶瓷3D打印挤出机
- 下一篇:一种陶瓷坯体的3D打印成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