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600.8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8611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樊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樊嵩 |
主分类号: | H02H9/02 | 分类号: | H02H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谢泳祥 |
地址: | 5281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漏电 保护 方法 及其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方法包括: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当所述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漏电流为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电流,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为1s。系统包括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一对比模块、第一统计模块、时钟周期模块和导流通道建立模块。通过判断突变情形,当漏电流突变时,建立导流通道,将漏电流导走,避免发生漏电的危险。该申请可用于电柜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三相五线制电气系统的电柜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漏电,当漏电发生时,需要及时将漏电流从电柜中导入到大地,从而避免触电事故。现有的漏电检测方式一般是被动式的,即当电柜发生楼电时,通过在电柜上设置接地端,将漏电流导入到大地中。这种被动式的漏电保护结构简单,但是并不可靠。由于接地端容易老化,因此,需要开始旁路进行辅助接地。但是,如果辅助接地长期将电柜与大地连通,则会不符合三相五线制电气系统的标准要求。因此,对于辅助接地需要采用主动式切入的方式,来导走漏电流。
现有的电柜对辅助接地什么时候切入的判断并不完善,因此,无法有效的将辅助接地切入。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及其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方法,包括: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当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漏电流为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电流,所述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所述第二时间周期为1s。
进一步,获取漏电流在第三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二变化量;当第二变化量≥20mA时,则输出第二告警信号;当在第四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且第二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等于2次时,则建立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的导流通道;其中,所述第三时间周期为3600s,所述第四时间周期为7200s。
进一步,第一变化量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一时间周期开始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初始漏电流值;获取在第一时间周期结束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结束漏电流值;将结束漏电流值和初始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其中差值为第一变化量。
进一步,第二变化量的获取方法包括:获取在第三时间周期开始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第一漏电流值;获取在第三时间周期结束时刻时的漏电流值,记为第二漏电流值;将第二漏电流值和第一漏电流值进行差运算,其中差值为第二变化量。
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柜的漏电保护系统,包括: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第一对比模块、第一统计模块、时钟周期模块和导流通道建立模块;所述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漏电流在第一时间周期内的变化量,得到第一变化量,并将获取得到的第一变化量传递给第一对比模块;所述第一对比模块用于包括:将第一变化量与15mA进行对比,当第一变化量≥15mA时,则输出第一告警信号;所述第一统计模块用于:统计在第二时间周期内,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所述导流通道建立模块用于:当在第二时间周期内,所述第一告警信号出现的次数≥10次时,则在电柜的柜体与大地之间建立导流通道;所述时钟周期模块用于包括:提供第一时间周期给第一变化量获取模块,提供第二时间周期给统计模块;其中,第一时间周期为0.02s,第二时间周期为1s。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樊嵩,未经樊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6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