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监管的限制流通的双账户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4521.7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848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发明(设计)人: | 刘迎宾;霍晓栋;马俊昌;王虹妍;孙玉俐;夏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蓝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20/06 | 分类号: | G06Q20/06;G06Q20/38;G06Q20/36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艾晶 |
地址: | 550000 贵州省贵阳市贵阳国家高***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监管 限制 流通 账户 模型 | ||
本发明可监管的限制流通的双账户模型提供中心化的方式发放以及兑换代币,代币在体系内流通收到限制,国家可以很容易监管,从而消除了炒作和投机的风险,通过代币的激励机制保证,实现了区块链公开透明的价值体系,发挥了其精华,去除了糟粕,保证了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基础。中心化平台控制代币发放,人民币和代币的兑换记录在链上可以查询,审核节点对代币的链上、链下的操作具有审核权利。消费账户的代币用于链上产品的消费,权益账户的代币用于链上激励,兑换自己的链上交易收益。账户之间不能流通代币,从而保证代币只能用于消费,权益记账,从而消除了炒作和投机的风险。通过智能合约实现交易的自动结算。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监管的限制流通的双账户模型,实现区块链上稳定的、限制炒作投机的、具有正向激励的通证经济解决方案。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公链技术,产生的数字货币,都是通过去中心化的算法来实现的,没有任何国家政府部门及相关机构的监管,货币的价值完全是靠共识建立起来的。
例如:比特币按照算法,限制总的货币数量为2100万枚,货币的产生是需要节点耗费哈希算力挖矿来获取,每隔10分钟产生一个区块,每个区块从最初的奖励50个btc,然后每隔四年减半。由于比特币是第一数字货币,并且总量有限,完全去中心化,只要比特币网络存在,个人资产永远不会消失,因此具有很好的收藏价值,被称为数字黄金,但是比特币本身的价值波动是很大的,想用它来做大规模应用的流通货币是不可能的。
以太坊也是通过挖矿产生eth,并且执行智能合约需要耗费Gas,用户在使用以太坊应用时也是需要花钱的。同样eth也是价格波动很大,因此也缺乏大规模应用落地的基础。
综上,如果想让区块链能够大规模的落地应用,现有的公链通证经济模型都是不合理的,需要有一个可监管的价格稳定的数字货币在区块链应用中进行流通。
现有的广泛应用的稳定币,主要是法定资产抵押型,代表者:Tether(USDT)。
Tether公司发行的USDT作为稳定币的先例,虚拟货币与美元1:1锚定。换句话说,用户每购买一个USDT的通证,Tether公司都会在其账户上增加一美元的资金储备。当用户需要兑换美元时,Tether就会将相对应的通证销毁,并缴纳5%的手续费。此方法简单易懂,流程简单。抵押的资产作为有效法定货币,不在区块链上,避免了潜在的黑客攻击。
内部USDT的构成分为三层:
最初层是比特币公链: USDT本身是基于在比特币公链上通过Omni协议发布的数字资产。
第二层是Omni Layer protocol: Omni协议能够产生与销毁比特币公链上的数字货币(USDT)。通过Omnichest.info和Omnicore API能够追踪和报告每一笔USDT的交易。同时协议保证了USDT能够通过Omni Wallet,一款开源的浏览器网络钱包,被在安全匿名加密的环境中储存和交易。
最后是Tether Limited: 是Tether的实体公司,他们接收法定货币,即美元,然后发行美元抵押的USDT。当用户撤回抵押品,Tether会销毁对应的USDT。Tether保管所有抵押在流通的USDT的法定货币。同时公开发布所有的审计结果包括Proof of Reserves。
Proof of Reserves(PoR)是共识算法。每一个USDT对应着Tether.Limited中的一美元。这意味着系统中的USDT数量应和Tether账户中的USD完全相同。 因为USDT是放在比特币公链上的数字货币。每一笔交易都能被追踪。因此可以随时查到流通的USDT总量。而Tether则会定期发送审计报告,告知用户reserve中的金额。所有的交易历史,流通的USDT能从Omnichest.info被查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蓝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蓝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452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