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建筑立面智能化设计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3063.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1106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16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露西;陈垒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杨露西;陈垒 |
主分类号: | G06F30/13 | 分类号: | G06F30/13;G06F16/25;G06N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智能化 设计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建筑立面智能化设计系统,包括:外层幕墙,安装于建筑物的外侧;内层幕墙,安装于建筑物的内侧,由多个可翻转开闭的玻璃悬窗组成,每个钢框架的内部设有控制玻璃悬窗翻转开闭的驱动电机;自动更新气候信息传感器,固定于外层幕墙上,用于采集温度、湿度、风速、风向、PM2.5、PM10等各种相关气候信息;以及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与自动更新气候信息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并通过该电路接收各种相关气候信息,并生成实时操作指令后发送至每个驱动电机,从而驱动每个玻璃悬窗翻转,并根据实时操作指令实施后监测到的气候信息对该实时操作指令不断更新和自我学习,进而自我更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得到一个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立面智能化设计系统。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进展,中国建筑幕墙行业从无到有,逐步发展壮大,已经历30年的发展历程。幕墙工程从建筑高度、体量、材料类型、幕墙系统、支承结构体系、保温节能性能等方面均有了长足的进步,幕墙技术不断创新和进步。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随时空间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建筑幕墙在建筑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幕墙的结构形式较为单一且功能较为有限并且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在建筑制冷取暖和空气交换上,不利于可持续发展,不符合绿色节能的建筑理念。
针对日益严酷的生态环境、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以及日益迫切的绿色可持续建筑发展理念,现需要建筑幕墙达到节能、健康、智能化的特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进行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立面智能化设计系统。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建筑立面智能化设计系统,安装于建筑物表面,用于采集气候信息并调节建筑物的室内气候,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外层幕墙,安装于建筑物的外侧;内层幕墙,安装于建筑物的内侧,由多个具有钢框架并且可翻转开闭的玻璃悬窗组成,每个钢框架的内部设有控制玻璃悬窗翻转开闭的驱动电机;钢立柱,设置于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用于支撑外层幕墙和内层幕墙;自动更新气候信息传感器,固定于外层幕墙上,用于采集气候信息;以及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与自动更新气候信息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用于接收自动更新气候信息传感器反馈和传递的气候信息,并根据气候信息得出室内应当需要的气候作为目标气候,进一步根据目标气候、气候信息以及初始操作指令通过设定的操作指令算法生成实时操作指令,获得该实时操作指令后发送至每个玻璃悬窗开闭对应的操作指令后发送至每个驱动电机,从而驱动每个玻璃悬窗翻转,通过玻璃悬窗的开启程度来控制交换气流的速率,进而对建筑物的室内气候进行调节。
在本发明提供的建筑立面智能化设计系统中,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还包括:其中,历史气候数据库,与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通信连接;以及历史操作指令库,与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通信连接,其中,一旦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生成实时操作指令,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就将实时操作指令作为历史操作指令发送至历史操作指令库,同时将发送该历史操作指令时的气候信息作为初始气候信息以及发送历史操作指令后的气候信息作为指令实施后气候信息发送至历史气候数据库,历史气候数据库接收初始气候信息以及指令实施后气候信息并进行存储,历史操作指令库接收历史操作指令并进行存储,一旦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接收到气候信息,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就将历史气候数据库中与气候信息相似的历史气候信息对应的历史操作指令库中的历史操作指令作为新的初始操作指令,从而实现人工智能自动更新信息处理中心的自我更新和不断学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杨露西;陈垒,未经李杨露西;陈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30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