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网元接入方法、装置、网管平台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1811632779.3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385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蒙安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41/044 | 分类号: | H04L41/044;H04L41/14;H04L41/22;H04L12/28;H04L67/51;H04L67/13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姜春咸;冯建基 |
地址: | 518057 广东省深圳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接入 方法 装置 网管 平台 计算机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网元接入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检测到新增网元类型接入时,确定所述新增网元类型对应的第一Agent;根据所述第一Agent,从RMR资源模型库中获取对应的第一PIM模型数据;基于预存的模型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PIM模型数据转换成第一PSM模型数据;生成并显示所述第一PSM模型数据对应的UI访问界面,以供用户对所述新增网元类型对应的设备进行管理。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网元接入装置、网管平台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利用模型驱动技术,解耦接入平台和Agent之间的强关联性,通过将Agent对应的PIM模型数据转换为PSM模型数据,网元接入只需依据PSM模型数据生成UI访问界面,提高了网元接入的灵活性和自适应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网络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元接入方法、装置、网管平台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传统的网管接入系统采用四层架构,如图1所示,从上到下依次为UI访问层、接入管理层(AccessManager)、主代理层(MainAgent)和业务代理层(SubAgent),各层具体功能如下:
UI访问层,UI访问层作为接入平台的门户,为用户提供网元(NE)可视化管控界面,主要功能包括网元接入、查看、启动、停止、删除和配置等。
接入管理层(AccessManager),接入管理层作为系统的核心模块,与Manager/Agent架构中的Manager相对应,提供统一的网元接入服务:响应并处理UI访问层的网元操作请求,维护网元运行期健康检测,消息处理,数据同步等生命周期活动。
主代理层(MainAgent),主代理层属于网元Agent范畴,主要承接AccessManager的管控需求,负责下级SubAgent与网元的交互管理,实现对同一类网元集中式管理和维护。
业务代理层(SubAgent),业务代理层作为独立的Agent模块,从属并受控于某个MainAgent,用于协助MainAgent完成特殊业务处理。由于每一种网元都对应一个确定的MainAgent,而一个MainAgent又可以下辖数个SubAgent,因此,对于网元(NE)来说,其类型是由MainAgent和SubAgent共同决定的:如对于MainAgent相同而SubAgent不同的网元设备来说,它们之间存在“近亲”关系,表示同一类设备不同型号。
从传统网管接入系统架构来看,接入平台(UI+AccessManager)与代理(MainAgent/SubAgent)之间存在深度耦合关系:当新增一种网元类型时,由网元(NE)方按需开发Agent(代理)系统,接入平台需要为该NE开发对应的管理UI,并修改AccessManager程序进行适配支持。而且开发成本还与Agent组织结构有关:Agent组织结构越复杂(一个MainAgent级联多个SubAgent),接入平台投入的适配任务越繁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网元接入方法、装置、网管平台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网管接入系统适用性不足,灵活性不高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网元接入方法,所述网元接入方法应用于网管平台,所述网元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检测到新增网元类型接入时,确定所述新增网元类型对应的第一Agent;
根据所述第一Agent,从RMR资源模型库中获取对应的第一PIM模型数据;
基于预存的模型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PIM模型数据转换成第一PSM模型数据;
生成并显示所述第一PSM模型数据对应的UI访问界面,以供用户对所述新增网元类型对应的设备进行管理。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平台初始化指令时,向所述RMR资源模型库发起模型数据读取和业务加载请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277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零部件的校对装置及校对方法
- 下一篇:全眼肌智能视力防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