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11632689.4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37583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 发明(设计)人: | 吴娟;曹兆铿;毛琼琴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晟睿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03 | 代理人: | 于淼 |
| 地址: | 361101 福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显示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开口结构;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触控引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引线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引线;第二触控引线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通过将第二触控引线分别与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线、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实现了第二显示区内的触控电极上的信号可靠传输,减少了需要从开口结构绕行经过的触控引线的条数,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改善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显示装置,例如显示器、电视机、手机、平板电脑等的屏幕通常为规则的矩形。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显示装置屏幕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显示面板的形状经常被设计为规则矩形以外的形状,如凸多边形、凹多边形、圆形、环形等等,这类显示面板通常被称为异形显示面板。异形显示面板的形状设计可以避开显示装置中的一些功能模块,例如摄像头模块、传感器模块或扬声器模块等,从而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使显示效果更加突出。如何在异形显示面板中的异形区的周围进行走线设计,使得异形显示面板具有更大的屏占比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重要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围绕显示区的非显示区、至少一个开口结构;显示区包括多条栅极线、多条数据线和第一边缘部,栅极线沿第一方向延伸,数据线和第一边缘部均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一边缘部朝向显示区内部凹陷形成开口结构,其中,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垂直;非显示区包括驱动芯片,数据线的一端和驱动芯片电连接;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一显示区和开口结构沿第一方向排布,第二显示区位于开口结构远离驱动芯片的一侧,第二显示区和开口结构沿第二方向排布,非显示区还包括第二非显示区,第二非显示区与第二显示区沿第一方向相邻排布;第二非显示区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和触控驱动电路,栅极驱动电路与栅极线电连接、以提供栅极驱动信号,栅极驱动电路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时钟信号线,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和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入端均与驱动芯片电连接;触控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触控电极和多条触控引线,一个触控电极与至少一条触控引线电连接,触控电极包括设置于第一显示区的第一触控电极和设置于第二显示区的第二触控电极,触控引线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第一触控引线和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二触控引线;第二触控引线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线与驱动芯片电连接,且触控驱动电路的输出端与第二触控引线电连接、以向第二触控电极提供触控驱动信号。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和触控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触控显示面板中,第二触控引线与栅极驱动电路位于不同的膜层,因此第二触控引线不会使得栅极驱动电路出现短路,并且第二触控引线与栅极驱动电路的第一时钟信号线电连接,能够将触控电极检测的触控感测信号通过第一时钟信号线传输至驱动芯片,不仅实现了第二显示区内的触控感测信号的可靠传输,而且利用第一时钟信号线传输触控感测信号,仅增加了驱动芯片向触控驱动电路提供驱动信号的导线,触控引线不需要绕行经过开口结构,大大减少了需要从开口结构绕行经过的触控引线的条数,减小了开口结构与显示区之间的非显示区的面积,有利于实现全面屏的技术效果,改善了触控显示面板的显示性能。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面板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268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散热式触摸屏
- 下一篇:一种触控指令的生成方法及设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