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32175.9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733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罗鹏程;赵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新图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 代理人: | 张霞 |
| 地址: | 214171 江苏省无锡市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二元组合 强弱电隔离 逻辑模组 插口单元 开关接点 弱电信号 输入单元 强电 通用 电机正反转 常开触点 二元逻辑 模组结构 现场配置 加减速 插拔 接线 模组 跳线 炫彩 替换 应用 电机 电路 分组 | ||
1.一种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强电输入单元,提供强电接入的正、负电极接点;
接出单元,提供外接用电器的正、负电极接点;
弱电信号单元,面向各个继电器控制的电磁线圈;
继电器J1和继电器J2,各具有14个引脚的强弱电隔离器件,继电器J1的开关接点分两组接入强电输入单元,继电器J2开关接点分两组与接出单元相接,两个继电器的第13引脚和第14引脚分别接入弱电信号单元;
若干插口单元,线路选择和替换的逻辑配置器件,分组接入继电器J1和继电器J2的常开触点,通过跳线完成两个继电器之间的二元逻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设继电器J1标识为A、继电器J2标示为B,任意继电器含有四个单刀双掷开关,两个继电器之间形成四组接线端子,且每一组接线端子均具有AB,四个线路连接状态;对应弱电信号单元的控制,继电器J1信号为1、继电器J2信号为1状态下线路AB连通;继电器J1信号为1、继电器J2信号为0状态下线路连通;继电器J1信号为0、继电器J2信号为1状态下线路连通;继电器J1信号为0、继电器J2信号为0状态下线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对应四组接线端子配设有八个插口单元,其中继电器J1中除接入强电输入单元的触点接插口单元的开关输入端,继电器J2中除与接出单元相接的触点接插口单元的常开端,插口单元常闭端空置,且插口单元通过二元逻辑的跳线切换每一组接线端子AB,四种连接状态之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继电器J1一组开关接点和继电器J2的一组开关接点对应两组接线端子配合插口单元构成上单元,继电器J1的另一组开关接点和继电器J2的另一组开关接点对应另两组接线端子配合插口单元构成下单元,且上单元和下单元中对应连接状态的线路仅其中之一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J1所分的两组开关接点反向接入强电输入单元的正、负极,所述继电器J2所分的两组开关接点与接出单元的正、负极同向相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口单元跳线设置二元逻辑,模组为电机控制电路,其中设置继电器J1关联电机启停的控制回路,并设置继电器J2关联电机正反转向的控制回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口单元跳线设置二元逻辑,模组为LED彩灯控制电路,其中设置继电器J1关联一种颜色或一部分组合颜色的控制回路,并设置继电器J2关联另一种颜色或另一部分组合颜色的控制回路,用电器为一组正负极混合并联的LED模组。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继电器J1所分的两组开关接点同向接入强电输入单元的正、负极,所述继电器J2所分的两组开关接点与接出单元的正、负极反向相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口单元跳线设置二元逻辑,模组为气缸控制电路,其中设置继电器J1关联气缸启停的控制回路,并设置继电器J2关联气缸顶升、降落的控制回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强弱电隔离的通用二元组合逻辑模组,其特征在于:通过插口单元跳线设置二元逻辑,模组为加速电机控制电路,其中设置继电器J1关联电机启停的控制回路,并设置继电器J2关联电机加速、减速的控制回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新图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无锡新图云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2175.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