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空调HVAC导风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1755.6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72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5 |
发明(设计)人: | 孙丁伶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H1/00 | 分类号: | B60H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范建良 |
地址: | 300301 天津市滨海新区滨海***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风罩 出风口 导风系统 冷暖风门 筋板 导风构件 汽车空调 安装架 空调箱 冷暖风 导风 壳体 内圆 敞开式结构 转轴中心线 总成壳体 不对称 不均匀 换热器 紧固件 外圆周 出风 分层 空箱 偏置 温差 迎风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空调HVAC导风系统,安装在空调箱总壳体上的冷暖风门,设置在空箱壳体上的多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冷暖风门上朝向出风口一侧设有不对称的导风筋板,所述导风筋板自冷暖风门迎风侧向着转轴中心线方向倾斜;该导风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冷暖风门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包括弧形导风罩,所述弧形导风罩的内圆侧为敞开式结构,在弧形导成罩的内圆侧导风罩内设有导风罩筋板;在弧形导风罩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导风罩安装架,所述导风罩安装架通过紧固件与空调箱总成壳体固定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对于换热器偏置的结构会出现左右出风温差大的问题和冷暖风混合不均匀,导致出风口温度有不舒适的分层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空调HVAC导风系统。
背景技术
HVAC空调箱总成的作用是将经过换热器热交换后的冷风和暖风通过内部风门等导风结构及整车风道分配至各个出风口实现对驾驶室的降温和加热,其中导风结构的作用是调整冷暖风比例并将冷暖风混合均匀后按整车需求分配到空调箱总成各个出风口。但是,现有的许多汽车空调的温度分布及分配效果并不是很理想,主要是冷暖风混合不均匀且空气流向不平衡,从而导致整车各空调出风口温度有分层,左右温差也比较大,降低了整车舒适性。
整车舒适性是评价汽车空调系统性能的最直观表达,其中左右温差平衡及出风温度均匀问题是其中较重要的评价参数,但通过调节风门开度不能完全实现需求的功能,在自动空调系统上尤为明显,所以需要其他技术措施进一步改善。
现有空调箱总成产品冷暖风门上无导风筋板,内部无独立导风构件,一般通过调整模式盘行程变更风门开度以调节冷暖风比例,实现整车需求温度。
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或几个导风结构以实现空调箱总成产品更好的出风性能,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空调HVAC导风系统;该导风系统解决了对于换热器偏置的结构会出现左右出风温差大的问题和冷暖风混合不均匀,导致出风口温度有不舒适的分层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空调HVAC导风系统,安装在空调箱总壳体上的冷暖风门,设置在空箱壳体上的多个出风口;其特征在于,在冷暖风门上朝向出风口一侧设有不对称的导风筋板,所述导风筋板自冷暖风门迎风侧向着转轴中心线方向倾斜;该导风系统还包括安装在冷暖风门和出风口之间的导风构件;所述导风构件包括弧形导风罩,所述弧形导风罩的内圆侧为敞开式结构,在弧形导成罩的内圆侧导风罩内设有导风罩筋板;在弧形导风罩的外圆周面上设有导风罩安装架,所述导风罩安装架通过紧固件与空调箱总成壳体固定连接。
上述结构,优选的,所述导向筋板与冷暖风门一体注塑成型。
上述结构,优选的,所述导风筋板的倾斜角度为20~25°。
上述结构,优选的,所述导风筋板的长度为105~112mm,所述导风板的高度为12~18mm。
上述结构,优选的,所述导风构件的弧形导风罩、导风罩筋板和导风罩安装架一体注塑成型。
上述结构,优选的,所述弧形导风罩内圆的半径为25~30mm。
导风罩筋板的宽度为2~6mm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在冷暖风门上增加一处不对称结构的导风筋板解决换热器偏置情况下的左右温差大问题,这种方法可以在满足整车装配空间和不降低换热性能的前提下实现温度分布需求;
2、增加导风构件,相当于增了一块区域使冷暖风进一步混合均匀,然后分配至各个出风口,可以使出风温度更均匀,整车性能更好。
另外,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易于维护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能新能源汽车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17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