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源电涌保护器在审
| 申请号: | 201811630263.5 | 申请日: | 2018-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95605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2 |
| 发明(设计)人: | 匡文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赣电防雷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H02H9/08;H02H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拨片 灭弧装置 过电流 电涌保护器 控制器模块 电路组件 无线模块 电源电涌保护器 电路检测 弹性线 电连接 壳体 外接 用户通讯设备 电压过载 壳体内部 正常电压 转动连接 报警灯 并联 串联 体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源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报警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外接弹性线、安全拨片、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过电流灭弧装置、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所述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与过电流灭弧装置并联,所述过电流灭弧装置上串联着电路检测模块,所述电路检测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无线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通过无线与用户通讯设备连接,安全拨片在壳体内转动连接,正常电压时,安全拨片与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连接,电压过载时,安全拨片与过电流灭弧装置连接,所述外接弹性线与安全拨片连接。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路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源电涌保护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现代电子设备正向集成化、高速化、多样化方向转变,针对雷电对设备造成损伤也有新的测试要求和技术规范,电源电涌保护器的安装是防雷工程最重要的环节。
市场上的现有电源电涌保护器内只安装了过压保护模块,但是过压模块损坏后,设备会失去保护措施,同时人们无法及时获取故障信息,如果不能及时维修,可能会损坏受保护的设备。
发明内容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电涌保护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源电涌保护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有报警灯,所述壳体内部设有外接弹性线、安全拨片、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过电流灭弧装置、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所述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与过电流灭弧装置并联,所述过电流灭弧装置上串联着电路检测模块,所述电路检测模块与控制器模块电连接,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无线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通过无线与用户通讯设备连接,安全拨片在壳体内转动连接,正常电压时,安全拨片与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连接,电压过载时,安全拨片与过电流灭弧装置连接,所述外接弹性线与安全拨片连接。
所述壳体内设有转轴,所述安全拨片与转轴连接,电压正常时,安全拨片与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的电路进行锡焊固定,所述壳体内设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与壳体内壁连接,弹簧的另一端与安全拨片连接。
所述安全拨片包括接线柱、转环、连接片,所述转环与转轴配合,所述连接片与转环连接,所述连接片的端部根据电压状况分别跟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过电流灭弧装置电连接,所述接线柱与转环的上端连接,接线柱与外界弹性线连接。
所述连接片的中部设有钩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钩孔配合连接。
所述过电流灭弧装置的接线头的一侧设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由陶瓷材质制成。
所述外接弹性线的下端为螺旋状,下端与接线柱连接,外接弹性线的上端为直线,直线设于壳体外侧。
所述壳体的后侧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后侧设有测温孔,温度传感器正对测温孔,所述控制器模块包括信息采集模块,所述信息采集模块与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声音报警器,所述声音报警器、报警灯均与信息采集模块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电源电涌保护器,所述壳体内部设有控制器模块、无线模块,所述过电流灭弧装置上串联着电路检测模块,所述控制器模块与无线模块电连接,所述无线模块通过无线与用户通讯设备连接,能够及时将电压过载的信息传递给用户,让用户第一时间得知线路问题的嘻嘻,能够对线路进行及时的处理,解决了目前用户得知线路问题信息不及时的问题,使用户第一时间处理,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2、该电源电涌保护器,电压正常时,安全拨片与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的电路进行锡焊固定,由于锡焊熔点低,在电压过大时能够自动熔化,所述壳体内设有弹簧,通过弹簧,能够迅速将安全拨片进行拉动,是安全拨片与电涌保护器电路组件发生分离,保护了电路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赣电防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赣电防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2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