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定钩状木霉孢子制备Cr(VI)还原剂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30239.1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652460B 公开(公告)日: 2022-04-15
发明(设计)人: 张杰;张国财;王滨松;王玉红;李媛媛;卢松霖;王文婧 申请(专利权)人: 东北林业大学
主分类号: C12P1/02 分类号: C12P1/02;C12N11/084;C12N11/10;C12R1/885
代理公司: 暂无信息 代理人: 暂无信息
地址: 150040 黑龙*** 国省代码: 黑龙江;2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固定 钩状 孢子 制备 cr vi 还原剂 方法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固定钩状木霉孢子制备Cr(VI)还原剂的方法。步骤如下:(1)钩状木霉NYNJ03孢子悬浮液的制备;(2)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培养基(PVA‑SA‑PDA)核壳结构小球的制备;(3)Cr(VI)还原剂的制备。本发明制备的Cr(VI)还原剂为核壳结构的PVA‑SA‑PDA孢子球,小球直径为2~5mm,球体完整性较好,菌丝没有向外生长,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易于保存,其还原Cr(VI)性能与PVA‑SA孢子球相比较其还原效率有所提高,而且由于小球内部含有PDA营养物质,使小球内分生孢子活性保持时间较长,还原Cr(VI)过程中循环利用次数增多,能更加有效的去除Cr(VI)污染。传统采用物理化学法去除Cr(VI)成本较高,易受沉淀剂和环境条件影响,易引起二次污染,本发明为后期的Cr(VI)还原剂的制备及扩大化生产提供新思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Cr(VI)还原剂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修复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对环境无害的技术,用于清理化学污染环境。在实验室条件下,游离的微生物细胞降解有害化学物质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证明。人们在这方面也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已经筛选出了对重金属具有去除能力的多种生物体,但目前利用固定化生物还原Cr(VI)来大规模处理废水的系统却很少,各方面的因素限制了它的大规模使用。一是高效生物去除Cr(VI)的菌种还有待筛选和培育,虽然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生物去除重金属研究,但具有高效去除性能的微生物仍然较为缺乏,并且相对于汞、铬、铅、锌、铜等重金属而言,有关铬的生物去除研究相对较少;二是去除机理研究不够深入,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三是活细胞生物去除重金属的研究尚处于初始阶段。鉴于此,为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在重金属废水处理及其它领域的应用进行必要的系统研究、并开发高效廉价的微生物还原剂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研究通过实验和理论分析对固定化微生物还原法处理Cr(VI)废水的固定化材料选择以及固定化小球去除Cr(VI)的重复使用效率进行较为详细深入全面的研究。更好的为固定化微生物法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进一步的工业化提供指导性的依据,为高效去除Cr(VI)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创造出更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固定化微生物法作为处理Cr(VI)废水的一项新技术与其它技术(如氧化还原法、沉淀法、离子交换法、电解法等)相比具有如下优点:①固定化的微生物可以免受高浓度污染物的压力,捕食者和与本土微生物的竞争,减轻环境压力;②固定化技术可以防止细胞在连续降解过程中被冲刷,并增加机械强度;③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因此固定化微生物法作为重金属废水处理的新方法日益受到科研人员的青睐,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并预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采用物理法去除Cr(VI)存在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且在工业化应用中受到限制;化学法处理Cr(VI)存在受沉淀剂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出水浓度往往达不到排放要求,易引起二次污染的问题,提供一种利用包埋法固定钩状木霉NYNJ03分生孢子制备Cr(VI)还原剂的方法。

本发明利用包埋法固定钩状木霉NYNJ03分生孢子制备Cr(VI)还原剂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1)钩状木霉NYNJ03孢子悬浮液的制备:取保存于-80℃冰箱中钩状木霉NYNJ03菌株,采用无菌操作技术接种直径为0.4cm菌片于固体PDA培养基中,放置在30℃恒温培养箱中培养6-8天,向培养钩状木霉NYNJ03的平板中缓缓加入5mL灭菌后的PBS,放在震荡培养箱中轻摇20min,将平板表面孢子刮下,脱脂棉过滤,用无菌水反复冲洗两遍,滤液体积达到20mL,即得到孢子悬浮液;

(2)聚乙烯醇-海藻酸钠-培养基(PVA-SA-PDA)核壳结构小球的制备:固体PDA培养基在室温下冷却之后,用刀片将PDA切割成细碎的立方体,配制固定化基质,用16G注射器针头吸取固定化基质并将PDA小块包裹推入交联液中,观察小球形态情况;

(3)Cr(VI)还原剂的制备:在固定化基质中添加分生孢子悬浮液混合,将得到的含分生孢子的混合物,用16G注射器针头将PDA包裹,轻轻注入交联溶液中,然后在4℃下储存使用。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北林业大学,未经东北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2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