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直流回馈电子负载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30136.5 | 申请日: | 2018-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4597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开荣;陈开新;陈宗映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太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40 | 分类号: | G01R31/40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62105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馈电子负载 充电器 电阻负载特性 市电整流电路 安装空间 测试电源 出厂试验 电源电路 电子负载 电子装置 回馈电路 控制环路 模拟电阻 试验性能 手机充电 同步驱动 无级调节 新型电力 再生利用 体积小 无高频 重量轻 倍压 市电 电路 电源 节能 | ||
1.一种直流回馈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包括市电整流电路、电源电路、控制环路、DC/DC升压电路、倍压直流回馈电路和被测试电源;
所述市电整流电路和电源电路均与城市电网连接,所述市电整流电路还分别与倍压直流回馈电路和被测试电源的输入端连接;
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控制环路和DC/DC升压电路连接;
所述倍压直流回馈电路还分别与DC/DC升压电路和控制环路连接,所述DC/DC升压电路与控制环路连接;
所述被测试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控制环路和DC/DC升压电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回馈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市电整流电路包括桥式整流器U1和电容Ca;
所述桥式整流器U1的输入端与城市电网连接,所述桥式整流器U1的第一输出端与电容Ca的正极连接,其第二输出端与电容的Ca的负极连接;所述电容Ca的正极及负极还分别与倍压直流回馈电路的电源输入端及接地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回馈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T0、桥式整流器U2和电容Cb连接;
所述变压器T0的原边绕组与城市电网连接,所述变压器T0的副边绕组通过桥式整流器U2与电容Cb连接,电容Cb的正极还分别与DC/DC升压电路和控制环路的电源输入端连接,电容Cb的负极接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回馈电子负载,其特征在于,所述倍压直流回馈电路包括变压器T1、继电器JK1、继电器JK2、继电器JK3、三极管Q9、三极管Q8和三极管Q7;
所述变压器T1包括第一原边绕组、第二原边绕组、第一副边绕组、第二副边绕组和第三副边绕组;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副边绕组的一端与继电器JK1的第二动触点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副边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与变压器T1的第二副边绕组的一端和继电器JK2的第二动触点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副边绕组的一端与继电器JK2的第一动触点连接,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三副边绕组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6的正极连接;
所述继电器JK1的第一动触点与继电器JK2的静触点连接,所述继电器JK1的静触点与二极管D8的正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D6的正极还与二极管D13的负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3正极接地;
所述二极管D8的正极还分别与继电器JK3的第一动触点和二极管D14的负极连接,所述继电器JK3的静触点分别与电容C12的一端以及电容C14的一端连接,所述二极管D8的负极分别与电容C12的另一端二极管D6的负极和电感L1的一端连接,电感L1的另一端分别与电容C17的正极和电容C18的正极连接,电容C17的负极、电容C14的另一端、二极管D14的正极和电容C18的负极均接地;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原边绕组的另一端与变压器T1的第二原边绕组的一端连接;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原边绕组的另一端还分别与二极管D15的负极、二极管D16的负极和二极管D17的负极连接;
所述二极管D17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20的一端和电阻R23的一端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8的基极连接,电阻R23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8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8的集电极与6.8C的辅助电源连接;
所述二极管D16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9的一端和电阻R22的一端连接,电阻R19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7的基极连接,电阻R22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7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7的集电极与9.1C的辅助电源连接;
所述二极管D15的正极分别与电阻R18的一端和电阻R21的一端连接,电阻R18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9的基极连接,电阻R21的另一端和三极管Q9的发射极均接地,三极管Q9的集电极与15C的辅助电源连接;
所述继电器JK1的输入端分别与9.1C的辅助电源和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K1的输出端分别与12V电源和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
所述继电器JK2的输入端分别与15C的辅助电源和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K2的输出端分别与12V电源和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
所述继电器JK3的输入端分别与6.8C的辅助电源和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继电器JK3的输出端分别与12V电源和二极管D10的负极连接;
所述变压器T1的第一原边绕组的一端、变压器T1的第一原边绕组的另一端和变压器T1的第二原边绕组的另一端分别作为倍压直流回馈电路第一输入端IN1、第一输入端IN2和第一输入端IN3,且第一输入端IN1、第一输出端IN2和第一输入端IN3均与DC/DC升压电路连接;
所述电容C17的正极作为倍压直流回馈电路输出端OUT与市电整流电路中的电容Ca的正极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太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太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3013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控机床电源报警电路
- 下一篇:一种交流回馈自动并网电子负载及其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