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感测吸湿芯体排泄物存在的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811629840.9 | 申请日: | 2018-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97383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发明(设计)人: | 林亭妤;林冠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林亭妤;林冠维 |
主分类号: | G01N21/17 | 分类号: | G01N21/17;G01N21/25 |
代理公司: |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00 | 代理人: | 张素斌 |
地址: | 福建省厦门市思***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结构 吸湿芯体 光信号发射器 光信号接收器 信号处理单元 排泄物 警示单元 感测 一端连接 卫生用品领域 光信号发生 比较分析 感测区域 任何位置 吸湿芯 构建 植入 传导 体内 发射 延伸 | ||
用于感测吸湿芯体排泄物存在的装置,属于卫生用品领域,包括导光结构、光信号发射器、光信号接收器、信号处理单元和警示单元。导光结构植入到吸湿芯体内,导光结构的一端连接光信号发射器,导光结构的另一端连接光信号接收器,光信号发射器和光信号接收器分别连接信号处理单元,信号处理单元还连接警示单元;其中,当排泄物接触到吸湿芯体表面或进入吸湿芯体时,使得导光结构传导的光信号发生变化,信号处理单元将光信号发射器发射的光信号和光信号接收器接收到的光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后,发出相对应的信号至警示单元。导光结构感测区域和感测范围具有延伸的优点,可在吸湿芯体的任何位置进行构建,对吸湿芯体的使用需求更具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生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感测吸湿芯体排泄物存在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纸尿裤,吸湿内芯中采用高分子吸水材料,因而在吸收尿液、透气和保持干爽的效能上有比较好的效果,然而,2015年在中国江苏和浙江区域的一项调研统计显示,依然约有53%的婴幼儿有着罹患红屁股(尿布疹)的困扰,其根本原因在于婴幼儿的尿布疹并不是因为尿液而导致的,粪便与尿液的混合物接触皮肤造成细菌侵害皮肤才是尿布疹发生的主要原因。
目前无法解决尿布疹的关键原因在于粪便,因为尿布疹并不是因为单纯的因为尿液而发生,尿布疹发生的成因关键在于粪便与尿液混合之后,没有及时更换纸尿裤,粪便混合尿液无法被纸尿裤吸收,穿戴者的臀部皮肤处于潮湿环境,尿液中的尿素和粪便中的细菌结合在一起,分解形成带有刺激性的氨,刺激穿戴者的皮肤,穿戴者臀部皮肤上的天然保护层逐渐被破坏;粪便与尿液混合并在臀部区域滞留时间较长后,纸尿裤内部的湿度和温度促进发酵产生酸性物质,粪便中的脂肪酶、蛋白酶和尿素酶等消化酶和其分解产物,持续刺激穿戴者皮肤而对皮肤造成进一步的损伤和感染,进而导致尿布疹。
由此可见,粪便持续接触皮肤造成细菌侵害皮肤才是尿布疹发生的主要原因,所以,尽管纸尿裤吸水透气干爽技术发展如此快速,尿布疹患病率依然没有明显地下降。
自从1961年,一次性纸尿裤开始进入消费市场,半个多世纪以来,全球的传统纸尿裤业者一直努力地以快速吸收尿液的材料技术作为重点研发方向,企图为穿戴者提供纸尿片内部的干爽舒适环境,但是,一遇到无法被吸收的粪便就立刻失效,呈现的事实情况就是,无论纸尿片的干爽技术如何进步,穿戴者罹患的尿布疹的情况依然没有明显地改善。
尽管,近几年来,纸尿片所采用的先进材料和生产技术,已经可以提供令人满意的“干爽舒适”程度,同时,陆续有国内外的一些企业推出可以检测尿片湿度的智能尿片概念商品,但是,尿布疹患病率依然没有明显地下降。这表示,保持尿片干爽与感测尿湿的对策,无法真正有效解决尿布疹这个痛点。
在过去,有印刷在纸尿裤外侧表面的“尿湿显示图形”,近几年来,还陆续有国内外的一些企业发布所谓的“智能纸尿裤”商品,其工作原理是大多是利用纸尿裤在吸收尿液之后,纸尿裤外侧的空气湿度会有所提高,因此利用感测纸尿裤外侧的湿度变化,就可以感测到纸尿裤的尿湿信号,由此以检测尿片湿度的技术作为手段,再经由通讯技术,提醒照顾者可以及时更换纸尿裤,希冀藉由尿湿信号通知照顾者及时更换尿片来解决尿布疹的产生。但是,这类感测尿湿的技术手段无视于初生婴儿一天可能排尿十数次,让照顾婴儿的妈妈疲于奔命,同时,其根本的缺点在于,感测尿湿的方向基本上是谬误的,这个无法有效感测到粪便的情况,走入误区的方向,对尿布疹的发生依然无法达成有效预防的目的。
又有部分研究单位和纸尿裤业者,以内建感测芯片或是不同的传感元件到纸尿裤内部,这个的确可以有效的感测到尿液与粪便等不同的情况,再经由通讯技术,提醒照顾者可以及时更换纸尿裤。
此类以在纸尿裤内部进行内建感测芯片或是传感元件的技术,虽然可以达到感测粪便的目的,但是,却有着以下缺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林亭妤;林冠维,未经林亭妤;林冠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84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