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奥硝唑作为治蠕形螨病药品在临床中的应用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811629806.1 申请日: 2018-12-29
公开(公告)号: CN109700805A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发明(设计)人: 罗洋;张剑虹;吴岚曦;栾秀丽;孙玉姣;张力 申请(专利权)人: 罗洋
主分类号: A61K31/4164 分类号: A61K31/4164;A61K9/20;A61P33/14
代理公司: 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62002 代理人: 马正良
地址: 730050 甘肃省兰***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奥硝唑 蠕形螨 用药依从性 临床试验 红斑 结节 脓疱 丘疹 应用 验证 治疗
【说明书】:

发明涉及一种奥硝唑作为治蠕形螨病药品在临床中的应用。通过临床案例证明,奥硝唑能明显改善红斑、丘疹、脓疱和结节症状,治疗前后蠕形螨病皮损均有显著改善。临床试验验证:奥硝唑作为治蠕形螨病药品,用药依从性好,安全性高,患者更容易接受,适于推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奥硝唑的一种新用途,具体是指奥硝唑在治蠕形螨病药品在临床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奥硝唑用于治疗由厌氧菌(脆弱拟杆菌、狄氏拟杆菌、卵圆拟杆菌、多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梭状芽孢杆菌、真杆菌、消化球菌和消化链球菌、幽门螺杆菌、黑色素拟杆菌、梭杆菌、CO2噬织维菌、牙龈类杆菌等)感染引起的多种疾病;男女泌尿生殖道毛滴虫、贾第氏鞭毛虫感染引起的疾病(如阴道滴虫病等);肠、肝阿米巴虫病(包括阿米巴痢疾、阿米巴肝脓肿),肠、肝变形虫感染引起的疾病;还用于预防和治疗手术后厌氧菌感染。

蠕形螨病(Demodicosis)是由人蠕形螨引起的,以头面部毛囊皮脂腺单位为主的常见寄生虫感染性疾病,寄生于人体的仅两种,即毛囊蠕形螨和皮脂蠕形螨。已发现蠕形螨可见于以下皮肤障碍:伴或不伴红斑的面部瘙痒、无毛细血管扩张或面红的痤疮样皮疹、睑缘炎、脂溢性皮炎、面部或头皮丘疹脓疱性皮疹、口周皮炎、激素依赖性皮炎,以及化疗致免疫抑制患者或 AIDS 患者的皮肤损害。

近年研究显示,蠕形螨的致病机理主要包括:蠕形螨虫体引起的机械刺激、异物反应,蠕形螨分泌物、排泄物的化学刺激吸引机体的免疫细胞如中性粒细胞、NK细胞、淋巴细胞等参与,从而引起机体发生炎症反应。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蠕形螨病发病率高,治疗缺乏特效药,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奥硝唑作为治蠕形螨病药品在临床中的应用

奥硝唑主要成分为奥硝唑;辅料为微晶纤维素、羟丙甲纤维素、羧甲淀粉钠和硬脂酸镁。

化学结构式为:

按干燥品计算,含C7H10ClN3O3不得少于99.0%。

本品为白色至微黄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苦;遇光色渐变黄。

本品在乙醇中易溶,在水中略溶。

药品为片剂;药物为内服制剂。

奥硝唑片的剂量为0.25g/片,每天口服2次,每次0.5g,2周为一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服用2~8周。

奥硝唑是第三代新型硝基咪唑类衍生物,具有良好的抗厌氧菌和抗原生质感染作用,其杀灭微生物的机理是通过其分子中的硝基,在无氧环境中还原成氨基或通过自由基的形成,与微生物细胞成分相互作用,从而导致微生物的死亡,是一种适合治疗蠕形螨感染的药物。

本发明对蠕形螨病患者皮损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从检查可见真皮内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增生,在皮脂腺上方形成肉芽肿结构,该肉芽肿结构就是由蠕形螨引起的。

奥硝唑作为治蠕形螨病药品的机理说明: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洋,未经罗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11629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